四川省九寨溝縣: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 爭當全域旅游新典范
九寨溝甲勿海。(圖片除署名外由九寨溝縣委宣傳部提供)
九寨溝縣白馬藏族群眾彈奏南坪曲子。(圖片除署名外由九寨溝縣委宣傳部提供)
九寨溝縣神仙池景區。楊建 攝
9月25日,夜。四川九寨溝景區外的漳扎鎮燈火通明。在村民扎西震后開張的西部卓瑪藏家樂里,不時傳來游客的歡笑聲。“4年過去了,我們依托藏家文化搞藏家樂,高峰期一天接待游客200多人次。”扎西說。
重新吃上旅游飯,扎西的經歷,是九寨溝縣4萬多名旅游從業者的縮影。對標“綠色發展、全域旅游、脫貧奔康”的榜樣,九寨溝縣委、縣政府扛起使命,以發展振興全域旅游為引領,打造形成“1+12”的全域旅游景區景點,高質量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發展提升,加快建成世界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世界只有一個九寨溝,九寨溝不只有九寨溝。作為首批四川唯一“中國旅游強縣”,如今,曾因地震“受傷”的九寨溝,已完美“補妝”歸來,正逐漸恢復昔日的熱鬧與繁榮,展現出一幅美麗新圖景。
2020年11月,經文化和旅游部驗收認定,九寨溝縣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提檔升級 打造旅游新景點新業態
“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美麗寧靜,讓人感覺時光很慢。
然而,片刻的慢時光體驗之后,游客卻難以真正駐足和慢下來。究其原因,還是九寨溝景區的強大光環一度產生了遮蔽效應。據測算,地震前,到九寨溝的游客平均在縣域停留不足兩天,旅游體驗深度不足成為九寨溝的“硬傷”。
如何讓游客旅游時真正慢下來,留住步伐?利用災后重建的空檔期,九寨溝縣全面布局,開啟了一場從內而外的提檔升級和蝶變新生。
首先改變的,就是位于九寨溝景區溝口的漳扎鎮。在地震中曾遭受破壞和損失的漳扎鎮,如今,對標瑞士達沃斯、日本輕井澤、新西蘭法國小鎮,正蛻變為國際生態旅游魅力小鎮——修步道、文化墻、熊貓廁所等,漳扎鎮沿線中心村、特色村有機“串聯”起生態山水、景點景區、民俗文化、特色村莊,一個個美麗村落逐漸成為一顆顆明珠。
同時,以九寨溝景區為依托,在全縣范圍打造12個景點,包括神仙池景區、甲勿海景區、中查溝九寨·魯能勝地旅游度假區、愛情海風景區、九寨溝熊貓研究園、柴門關景區、大錄古藏寨、世外羅依度假區、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九寨云頂景區、九寨天珠景區、七里黃金小鎮,各具特色,風景、人文、風俗、科研……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游客。
如今,九寨溝縣的旅游已悄然變了模樣。“全領域”齊頭并進。圍繞打造的12個全域旅游景區景點,九寨溝縣推出“七日不重樣”精品旅游線路7條,改變過去區域產品單一,推動實現區域間協同發展。
“全要素”全面建強。公路、游客中心、停車場、旅游醫療救助站、酒店、民宿、餐飲等全面改造提升。悅榕莊、麗思卡爾頓、希爾頓等國際知名品牌酒店進駐,中國綠發、能投集團、法國地中海俱樂部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進一步完善了九寨溝全域旅游服務功能,城市集聚力和游客接待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全時空”均衡發展。建設九寨溝演藝產業園,支持人文表演、民俗文藝演出,豐富游客的夜間體驗,讓白天旅游向全天候、全時段、不間斷的旅游方式轉變;開發集鄉村田園、民族文化、高山草甸、高山彩林、雪山草甸、海子森林、峽谷風光資源于一體的休閑度假產品,推進淡旺季旅游向四季旅游轉變。
融合發展 全域旅游帶動增收致富
旅游是生態產業,也是富民產業,發展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是實現快速、全面、穩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舉措。
除擁有舞、南坪曲子、熊貓舞、涂墨節等多項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寨溝縣還擁有“九寨溝”“大熊貓”“金絲猴”三項世界級品牌,以及特色民俗村寨、秦川石刻等人文景觀。
九寨溝縣堅持走文旅融合互動發展之路,打造農旅、文旅、工旅、商旅等融合項目,探索“三產”融合發展“九寨模式”。打造以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為核心,中查溝頂級會議中心、太平溝金絲猴尋蹤和珍稀動植物科考、甲勿海高端生態游和民俗風情體驗游、海子山健身娛樂和休閑度假、環神仙池生態景觀和峽谷探險等景區互為支撐、多點多極發展的旅游業態。
開發建設了大錄古藏寨、玉瓦古藏寨、世外羅依度假區等一批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精品旅游村寨。以羅依生態園、白河太平、郭元柴門關等精品旅游村寨為節點,成功培育了鄉村旅游接待主體3294戶、鄉村特色業態17家。
位于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以東30公里的白河鄉太平村就是其中的一個。
“村上60%的人之前都是到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務工或做生意。”村支部書記高玉全說,現在依托國家級的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村里發展起了自己的旅游業:太平村與開發公司一道,集中開發以金絲猴為主題的景區,打造相關旅游項目、發展民宿餐飲等,著力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九寨溝縣珍稀瀕危物種科普宣教基地也設在該村,未來還會直播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內川金絲猴活動情況。“看到發展希望,現在已有30%的村民回流從事相關產業。”高玉全介紹,依靠旅游業,當地村民2020年人均增收500元。
在深度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九寨溝縣還大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近年來,全縣成功舉辦大熊貓·涂墨狂歡節、傳統美食大賽、中國“瘋狂熊貓”九寨溝半程高原馬拉松賽等文旅活動,成功承辦阿壩州第十五屆運動會和阿壩州第三屆殘運會,創造2015人最大規模琵琶彈唱吉尼斯世界紀錄。
成功開發“九寨溝”品牌白酒、香煙、礦泉水等產品,成功開發“小九九”“九寨有禮”“祥巴”“九寨有禮漳扎寶盒文創空間”等系列文創精品1000余種。
變化,新生,憧憬,未來的九寨溝更可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九寨溝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通過三年時間讓九寨溝實現了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重生,這也為推動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可持續發展,探索了中國模式、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詳細] -
四川九寨溝景區“補妝歸來” 將于9月28日全域恢復開放
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第七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暨九寨溝景區全域恢復開放儀式新聞發布會23日在成都舉行。會上透露,九寨溝景區將于9月28日全域恢復開放。[詳細] -
“九寨溝不只有九寨溝” 四川九寨溝縣加快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嫩恩桑措集九寨溝和黃龍的特色景觀于一身,這里的美沒有季節限定,每一個季節來都有驚喜。希望通過四川省文旅大會在當地的舉辦,讓更多人知道,九寨溝不只有九寨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