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海南,描繪生態大美
“冬季雖然天氣冷,但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豐富的植物仍吸引著我們到戶外鍛煉。”正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晨練的張麗麗說。
美麗環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22年1月21日,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黃南州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貴德、河南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而這天藍、氣清、地綠的美好和人民群眾自覺維護良好生態環境的氛圍,卻來之不易。
“十三五”以來,海南州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政治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措施,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推進生態綠色發展,讓綠色成為全州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整治垃圾添綠意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在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推進活動上,發布10條黃河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和《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黃河安瀾文化之旅線路組成包括海南州龍羊峽。
“你能想象房前屋后、公路沿線、庫區沿岸狼藉一片,柴草亂堆放,塑料瓶、易拉罐等包裝垃圾到處亂扔,是我們村以前的樣子嗎?自推行‘全域無垃圾’以來,人居環境得到整治,大家越來越重視環境面貌,你看現在我們的村子美麗如畫。”說起村里環境的變化,共和縣龍羊峽鎮龍羊新村村委會主任馮庭忠語氣歡快。這些天,各村村民對衛生集中整治,經過重新打理,一座座四方形柴火堆沿著院墻角落高高壘起,讓龍羊小鎮增添了古樸的田園氣質。
在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中,龍羊新村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群眾代表組成環境整治工作督察評比組,制定了管理措施獎罰制度,實行“一月一評比”檢查制,每個月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評比活動,評選出“衛生文明戶”,年底按照每月評選出的“衛生文明戶”總數5%的比例評選“年度衛生標桿戶”。2021年,龍羊新村評選出了18戶,并發放獎勵表彰金,同時公開衛生不達標戶,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村里還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劃片區治理庫區環境的做法納入村規民約,廣大群眾參與行動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形成干群攜手治理環境的局面。
共和縣還為11個鄉鎮、試點村撥付垃圾清運專項經費,配備保潔隊伍,負責環衛設施的日常使用和管護,使環境面貌不斷煥發新氣象,城市生態文明達到高度。
優美湖景引天鵝
每年10月開始,貴德縣尕讓鄉二連村的黃河濕地水域就會飛來一大群大天鵝。
“那是我們村里遠嫁的姑娘,冬天就回娘家過年哩!每年9月開始,我們都安排專人,每天去濕地區域巡邏,保護這些‘白色精靈’,大天鵝選擇二連村附近水域棲息,意味著這里的自然環境優良。”村黨支部書記劉文玉笑著說。
張生海是這片濕地的一位生態管護員,多年來一直關注著來越冬大天鵝的情況,國慶節后它們會陸續飛來,11月至來年1月期間數量最多,今年大概有1000多只。因為水域面積比較大,大天鵝并不集中,所以管護員分成三個小組,各管護1公里左右。“我們的職責主要就是劃著小船,定點給天鵝提供玉米、青稞、燕麥等飼料,同時清理湖中的垃圾、雜物等。”
2021年以來,貴德縣嚴格落實省、州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相關要求,積極推進黃河上游水生態修復,嚴格管控排污總量,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深入開展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黃河流域生活垃圾清理百日攻堅、黃河流域生態問題全方位“體檢”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行動。如今,全縣地表水環境質量整體良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黃河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目之所及,貴德黃河如一條碧綠飄帶,吸引眾多鳥兒來棲息。
干群合力美家園
在貴南縣過馬營鎮,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過馬營鎮公益環境衛生整治協會,他們以建設美麗家鄉為己任,志愿投身環保工作,10多年來,不計報酬地為家鄉增綠添美貢獻力量。
過馬營鎮位于西久公路沿線,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小城鎮,也是全縣農畜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和縣城東部地區的商貿中心,人口與日俱增帶來的小鎮環境問題也日益顯現,甚至人們用“塑料袋與廢紙片齊飛、垃圾場同大草原一色”這樣的話語來打趣這座小鎮。
面對這種困境,鎮黨委政府領導組織全鎮干部職工、農牧民群眾進行了多次全面大掃除,但僅如此難以保持長效。2006年4月,由黨員牽頭與群眾聯合組建的過馬營鎮公益環境衛生整治協會應運而生,成員有退休人員、村社干部、農牧民等。大家每月定期或者不定期到過馬營鎮各村、公路沿線、寺院周邊等地清理垃圾;對防沙林區歷年栽種的檁條、黑刺、柳樹、楊樹等樹木生長狀況進行查看,并安排專人看護,目前該林區的樹木成活率100%;在鎮西邊沙漠上自行安排種植楊樹、柳樹總計2萬株,柳樹、楊樹、檸條共計25萬余株;在水源地設置網圍欄,確保水源不受污染;對木乎爾溝的200多只野生巖羊和切扎村水庫的鳥類生存環境現狀進行考察,呼吁當地群眾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
協會的榜樣作用,帶動更多人參與衛生整治和環境保護,教育群眾改變生產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人們紛紛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讓過馬營集鎮鎮容鎮貌整齊了,各村村容村貌也美觀了。近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設立的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揭榜,貴南縣過馬營鎮公益環境衛生整治協會獲此殊榮,人人為環保做貢獻的社會氛圍更加熱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澤庫縣:從“牧”到“護”的轉變
自“三江源”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結合生態保護和建設實際,退牧還草、以草定畜等草原生態保護措施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得到更完善的保護,促進了傳統畜牧業向有機生態畜牧業轉變。[詳細] -
黃河岸畔水生態修復效果顯著
完善“水-草-魚-鳥-人”共生系統,帶動周邊旅游發展,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詳細] -
青海省共和縣:擦亮全域美麗生態底色
天藍水碧、山青地凈,青海湖、龍羊湖波光粼粼,俯瞰地處青海省的共和縣大地,美景盡收眼底。其背后,凝結著全縣上下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干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