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 沙丘在消失綠意在生長
4月22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麥溪鄉沙化治理點。距此6公里,是黃河干流四川段。“通過沙化治理,這里的生態已經好起來了。”若爾蓋縣林草局干部涂勝告訴記者,黃河邊的沙化治理呈現出“總體好轉、局部可控”的良好趨勢。
四川境內黃河干流河道長174公里,流經四川的5個縣,有4個在阿壩州。這里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補給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擔負著保護“中華水塔”的重任。近年來,該州深入開展實施“七大保護”行動,推進“七大治理”工程,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新路子。
治沙固沙55.87萬畝黃河邊的“協瑪”在消失
麥溪鄉嘎沙村沙化治理點山坡上,10余噸有機肥整齊碼放。現場,40余名群眾一字排開,有的用刨子在沙地上劃出撒播草籽的小溝,有的從口袋里取出草籽撒播并施肥。黃色山坡下,用高山柳樹枝編成的正方形格子綿延成片,新種植的高山柳已經長出新枝條。
“治理好了,‘協瑪’就慢慢消失了。”涂勝口中的“協瑪”,在藏語中是沙丘的意思。他介紹,該治理點于2017年治理后,為鞏固提升治理成效,2020年又被列入“2021年度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補給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目前,正在補種高山柳和草籽,項目面積2300畝,總投資100余萬元。
“我們已補植30余萬株高山柳和10余噸草籽,項目已完成60%。”該項目負責人白瑪扎西透露,項目為期4年,所有補植將于今年5月底完工,之后需繼續進行管護、補植和施肥,確保治理效果。
2010年至2020年,若爾蓋縣投資4.31億元,在境內實施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省級財政林業生態保護恢復川西北防沙治沙等項目24個。截至去年,該縣已完成沙化治理及鞏固面積55.87萬畝,黃河邊上的“協瑪”正在逐漸消失。
黃河生態,重在保護,根在治理。“隨著治理逐步取得成效,我們的工作重心也由治理向管護轉變。”涂勝介紹,管護措施有兩類:一類是通過項目治理提升管護;一類是獎補類管護,依托公益性崗位,對治理點進行管護,防止牛羊進入和人為破壞。
減牛不減收既要發展也要保護好生態
若爾蓋縣唐克鎮藏哇村是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所在地,也是唐克鎮的牧業大村。既要發展,也要保護好生態,在這里表現得特別明顯。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減牛不減收。”藏哇村黨支部書記黃河介紹,村里一方面控制養牦牛的數量,以免過度放牧導致草原生態被破壞,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問題;另一方面從科學養殖角度,提升養牦牛的效率和效益。
采訪小分隊來到唐克鎮克卓利牧場生態牧業農民合作社時,工作人員正用機器打草料。合作社負責人班瑪仁鄭介紹,“冬春季是牦牛最缺營養的時候,所以要補飼。現在一天能加工出80袋草料,一戶一天需要兩袋。”
這兩年,若爾蓋推廣“三結合”養殖技術,不少養殖戶采用此技術后收益明顯提升。班瑪仁鄭今年也想帶領合作社試一試。
何為“三結合”養殖技術?若爾蓋縣科農局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華建歐解釋,該技術是通過“輪牧+補飼+圈養”,集成人工種草、疫病防治等技術,實現人、草、畜平衡發展。“此法可將牦牛的傳統飼養周期從5年縮短為2.5至3.5年。與傳統野放相比,平均每頭牦牛可增收2000元。”
作為全省牧業大縣,若爾蓋圍繞畜牧業建基地、設園區、育產業、創品牌、拓市場,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唐克鎮建起牧草+牦牛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內設有專家工作室。“這里與川農大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專門邀請省上牦牛專家前來,共同探索牦牛產業標準示范,實現集約化發展。”華建歐說,園區直接或間接帶動9000余牧民實現持續增收。
“唐克鎮還轉型搞起了旅游經濟。”唐克鎮鎮長卓瑪介紹,依靠黃河美景資源,鎮上很多牧民吃上旅游飯,開了很多以黃河命名的酒店。一些牧民養起河曲馬,開發黃河文化旅游產品。
“黃河治理得越來越好,作為景區所在地,我們最受益。”黃河告訴記者,村上不僅修了兩家酒店,每年還能享受景區門票分紅,去年這項分紅達60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川西北的沙會不會吹到北京?這個問題,他一“答”就是十五年
日前,國家林草局發布2021年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鄢武先主持的“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復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榜上有名。[詳細] -
“高山柳沙障”見證四川阿壩草原沙化治理變遷
在西倉村,經過多年治理,約3000畝沙化土地已被青草和灌木覆蓋。西倉村的改變是若爾蓋縣8萬余畝沙化土地發生巨變的縮影,今天的若爾蓋已很難見到成片裸露在外的沙地。[詳細] -
走在川西北防沙治沙前沿 四川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
多年來,若爾蓋人總結出一套適合若爾蓋高寒沙地的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的不同治理模式,進而用事實說話:若爾蓋沙化土地可防可治。半固定沙地治理,則采取“圍欄封禁+牛羊糞固沙+灌草復合種植+綜合管護”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