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鳥瞰青海:沙化治理明顯,青海湖如藍寶石
圖為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青海湖2013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全貌。 劉世英 供圖
9月30日,中新網記者從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衛星遙感中心(自然資源青海衛星應用技術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十年前后高分辨率衛星影像的對比,特推出“衛星見證青海這十年”系列,多角度展示十年來青海省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民生福祉等各方面取得的變化。青海是中國生態大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三江源,北部是祁連山,東北部是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
圖為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青海湖沙島區域2013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全貌。劉世英 供圖
圖為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泉水灣2010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沙化治理。劉世英 供圖
圖為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2012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黑土灘治理。彭璽 供圖
圖為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黃沙頭2013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治理對比。彭璽 供圖
圖為青海省南部星宿海2013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千湖美景”對比。劉錦秀 供圖
圖為青海省海北州一煤礦2013年(上圖)和2022年(下圖)的生態修復對比。劉錦秀 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黃河安瀾】動圖來了!源頭的生靈世界
從阿尼瑪卿到年寶玉則再到瑪可河谷地,黃河兩岸草原豐美,牛羊健壯,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繪就出一幅幅黃河之源的大美生態畫卷。 [詳細] -
牢記“國之大者”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兩年多來,通過采坑回填、渣山復綠、邊坡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木里礦區生態系統結構逐漸穩定、水源涵養能力明顯提升,總體生態環境趨于好轉。[詳細] -
青海多舉措加強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監管
青海多舉措加強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監管,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青海湖流域周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成效,切實維護好青海湖生態環境安全。[詳細] -
青海湖畔治沙見聞:打造中國第二個塞罕壩
青海湖流域是國際候鳥遷徙通道和國際重要濕地,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態環境質量不僅影響本流域,且對周邊地區有舉足輕重的控制及調節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