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連線丨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記
發布時間:2022-10-17 09:08:00來源: 新華社
青海湖裸鯉又稱“湟魚”,是青海湖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由于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過度捕撈,以及氣候變化導致生境惡化等原因,湟魚資源量銳減,一度瀕臨滅絕。
青海湖水溫低,魚類餌料生物種類少,因此,湟魚生長速度十分緩慢,繁殖力也較低。為快速補充湟魚群體數量、穩定種群結構,位于青海省西寧市的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承擔了青海湖裸鯉的人工增殖放流任務,救護中心每年都要放歸青海湖裸鯉魚苗2000萬尾。
多方努力下,青海省近40年間實施了6次封湖育魚,近20年來持續開展人工增殖放流。這些舉措使得青海湖裸鯉資源量大幅回升,青海湖重現“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壯觀景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草原牧區行·青海篇②】青海湖畔——“半河清水半河魚”
在唐育林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剛察縣湟魚家園,這是觀賞湟魚洄游的最佳地點,數以百萬計的湟魚成群結隊溯河而上,當地人形象地將這個生態奇觀描述為“半河清水半河魚”。[詳細] -
湟魚洄游:一條魚的生命傳奇
從瀕臨滅絕到魚翔淺底,一條魚的興衰,見證了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遷,也成為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每逢洄游旺季,各族群眾,各方游客,在觀魚放流中體驗自然,感悟生命,傳播理念,共享生態文明。[詳細] -
“草河湖魚鳥”和諧共生 繪就青海湖綠色生態畫卷
2021年統計顯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5.28萬畝,草原植被綜合覆蓋率達72.38%,水體面積達4625.6平方公里,濕地保護率達69%,水質狀況為優的比例達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