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行駛在雅江北沿線,車窗外天高云淡、清風撩人,放眼望去,美景盡收眼底。走進山南市,雅江兩岸的萬畝林“綠色長廊”,雅礱河谷的清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凸顯了山南市生態環保工作的成果。
針對反饋問題 全面整改落實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山南市主動認領、照單全收,2020年底、今年年初,12個市政府黨組成員包縣(區)督導組和5個專項檢查組赴各縣(區)開展了現場督導檢查。對涉及環保領域的大小項整改問題,逐一細化整改措施,逐件明確整改責任、督辦落實,建立臺賬、辦結銷號。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工作組深入12縣(區)開展了全面督導檢查,市政府組織四個執法檢查組深入各縣(區)開展了執法檢查,針對部分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處罰,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辦,要求各縣(區)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整改落實。市政府第65次、66次常務會議和市政府專題會議專門聽取并研究部署了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件61件均已辦結,反饋意見問題30大項88小項已完成整改79項,其余9項整改任務加快推進;自治區環保督察組轉辦件20件已全部辦結,反饋意見問題9大類38項已完成整改34項,其余4項整改任務序時推進。
山南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旺慶告訴記者:“黨的十九大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將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真抓實干,切實為山南市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強化污染防治 推動生態建設
2020年,山南市全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整治,緊盯重點時段、薄弱環節,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一是加快規劃編制。《山南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年—2025年規劃)》編制完成并發布實施,初步編制完成全市聲功能區規劃、隆子河水污染防治規劃、哲古湖生態保護規劃等,正在編制水、氣、土“十四五”規劃,儲備“十四五”項目104個,估算投資50億元。
二是大力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項目。羊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施完成,正在組織實施隆子河、雅礱河、哲古湖和乃東區亞堆鄉支那村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項目。
同時,加大12縣(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礦山企業等涉土環境企業的監管,組織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安全規范處置醫療廢物117.89噸,協調跨市危險廢物處置轉移11噸。2020年,山南市生態環境局被評為“全國農用地土壤狀況詳查表現突出集體”“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
強化宣傳教育 提高群眾環保意識
2020年以來,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宣教工作,緊緊圍繞全市生態環境保護中心任務,不斷創新形式,利用多種途徑,將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與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宣傳工作深入學校、社會、機關、農村、企業,廣泛宣傳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擴大環保宣傳覆蓋面。
除此之外,山南市還結合“6·5”世界環境日,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開展環保一條街、“低碳環保、綠色出行”自行車騎行、“環保知識”進校園進社區、“環保模擬法庭”進校園、“環保公眾開放日”等系列宣傳活動。積極發揮生態環境“兩微”平臺作用,大力宣傳生態環境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成果及典型經驗做法。創作并宣傳推廣了環保歌曲《一方凈土》,激發群眾關注環保、參與環保的熱情,努力營造人人為環保貢獻一份力的濃厚氛圍。
生態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森林、草地、濕地等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天藍地綠水清得以保障。為了讓山南的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宜人,山南市環保工作者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吹響了新時代的集結號,奮力而為、砥礪前行,構建山南環保工作新藍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