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大骨節病公益項目2021年第二批來京治療的8位患者順利結束手術和康復治療,出院返鄉。
林劍浩(左二)與醫療團隊正在為來自洛隆的大骨節病患者診治。
來京治療的藏族同胞在參觀天安門廣場時興奮不已。
2020年9月,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曹衛洲(左三)帶隊前往洛隆縣,調研存量大骨節病患者,并了解已完成手術患者的恢復情況。
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慢性、多發性、變形性骨關節病。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是大骨節病重災區,生活在這里的不少群眾長期飽受大骨節病折磨,不僅嚴重影響勞動能力,甚至連正常行走都是奢望——重癥大骨節病患者需要常年依靠拐杖、輪椅生活。
2015年,一次在昌都地區的義診活動,讓留美海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受到了深深的震動——一些大骨節病患者情況嚴重,但當地卻不具備診治條件。從此,西藏的大骨節病患者成了他心中的一份牽掛,一份執念。在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洛隆縣更多的大骨節病患者有了去北京做手術的機會。
病房里的團聚
8月20日,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大骨節病公益項目2021年第二批來京治療的8名患者順利結束手術和康復治療,出院返鄉。
此批來京治療的患者共有19名,林劍浩是項目總負責人。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所有患者手術均已順利完成。返回西藏前,大骨節病患者與家屬還乘車參觀了天安門廣場,他們臉上洋溢著激動與幸福的笑容。
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從2018年9月開始調研籌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組織工作隊先后7次赴藏,在林劍浩團隊往期工作的基礎上,深入昌都市洛隆縣進行實地調研,了解患者數量和患病程度,與當地縣委、縣政府及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溝通協商,爭取他們對項目的支持,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為項目的實施做好充分準備。
在洛隆縣,俄加卡、阿朗措姆夫妻倆如今行走自如,干起農活來手腳麻利,若是退回到一年多以前,這是夫妻倆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阿朗措姆患有嚴重的大骨節病,需要人攙扶才能行走;俄加卡則時常感到關節疼痛,無法外出工作。兩口子同時患病,嚴重影響了家庭收入,一方面家中無法承擔兩人的手術費用,另一方面如果只給一人做手術,又無法徹底改變家庭現狀。2020年8月,經多方討論,基金會決定同時為夫妻倆進行左側膝關節置換手術。
“費用我們全包,你一分錢不用出。”工作人員對夫妻倆說,徹底打消了他們對費用的顧慮。
手術后,夫妻二人都恢復得很好,俄加卡剛剛能下地走路便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妻子的病房,他們對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說:“這次病房里的團聚是我們新生活的開始。”
從觀望到欣然報名
“明天我還要再飛昌都,這次就在北京待兩天。”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見到林劍浩的時候,他剛從西藏返回,為了參加在天津召開的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申報信息公開大會。會議一結束,他就又要回到西藏。從2015年夏天至今,他已經往西藏飛了30多次,帶領團隊累計義診3500余人。
作為一名外科專家,無法在當地為病患實施手術,這刺痛了林劍浩的心。從2016年開始籌劃,一年多之后,林劍浩與留德海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李虎一道,自費前往昌都的八宿縣,進一步了解當地情況,為患者進行義診篩查,并試圖找到大骨節病的病因。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大骨節病病區縣數379個,已消除縣379個,現癥病人17.8萬人。林劍浩告訴記者,目前來看,關于大骨節病的發病原因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地理環境、生活條件、飲食結構和生活衛生習慣都有可能是造成大骨節病的原因,接下來要著重解決現有病例的治療。
“2019年,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在關鍵節點上給我們提供了支持,幫助我們打開了新局面。”林劍浩說。
然而,在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實施初期,不少藏族同胞持觀望態度,不敢輕易接受手術。通過前幾批項目的有效實施、看到同鄉通過手術消除了病痛后,當地患病群眾才開始踴躍報名參加項目,要求進行手術治療。“從觀望到欣然報名參加項目、接受手術,患者在思想上有了巨大轉變,這也是我們項目的重要意義所在。”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曹衛洲說。
有效整合留學人才資源
截至目前,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共投入資金近320萬元,為105名藏族大骨節病患者提供了146例膝、髖關節置換手術及康復治療。
項目自設立之日起,便組建了一支以留學人員為代表的醫療專家隊伍,他們分別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積水潭醫院、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309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海歸醫療專家為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去年,大骨節病公益項目開展了“師帶徒”配套項目,通過一對一指導,大力培養當地醫生,同時積極推動當地醫院手術室的改建和完善。通過一系列努力,已基本形成“病情復雜患者來京治療、病情較輕患者在當地治療”的局面。
就在9月初,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與西藏自治區衛健委、北京援藏指揮部共同主辦的“西藏大骨節病臨床診療專家共識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形成的《西藏地區大骨節病臨床診療規范專家共識》,將用于指導西藏各級醫療機構,科學開展大骨節病診療工作。
去年11月,工作隊前往洛隆縣回訪,遠遠地便看到俄加卡、阿朗措姆夫妻倆張開雙臂走來,熱情相迎。阿朗措姆說,自己現在不僅能走路,還能做家務、養牦牛,將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俄加卡因此能在碩督鎮安心陪孩子上學。俄加卡走起路來穩穩當當,絲毫看不出往日飽受關節疼痛折磨的痕跡。“家里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夫妻倆開心地說,眼角的笑意藏不住。
“目前,大骨節病的救治工作已進入全新階段,接下來,開展對存量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工作是西藏大骨節病防治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我們將繼續積極參與到大骨節病的篩查工作中,同時有效整合留學人才醫療專業資源,使留學人才和被服務的藏族同胞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社會效果。”曹衛洲說。(本文圖片均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