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藏傳佛教歷代高僧大德,既是宗教領袖,也是佛學大師。如今,僧人們更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傳承文化、服務信眾,讓佛教信仰啟迪心靈、慰藉人生。”27日,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表示。
為期三天的佛學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課程建設研討會27日在青海省啟動。來自中國佛教協會、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青、藏、川、甘、滇五省區藏語系佛學院及部分高校的專家學者集聚,共同探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現狀及其促進藏傳佛教傳播、交流、研究的作用。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所副所長拉先加說,藏傳佛教界有學習使用其他民族語言的優良傳統,“隨時代發展,要拓展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深度、廣度,就要突破語言障礙。”
“佛教傳入中國后,梵文、藏文、漢文間相互轉換,形成眾多佛教典藏古籍,”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副院長劉鵬介紹說,“鳩摩羅什、玄奘法師等人翻譯大量經文,推動漢傳佛教的形成發展;藏傳佛教前弘期,松贊干布命吞米·桑布扎創制藏文,以實現語言轉換、利于佛教在吐蕃傳播;至元明清時期,不少藏文典籍又轉化為蒙文、滿文等,推動藏傳佛教在更廣范圍傳播。”
劉鵬認為,當前,藏傳佛教的積極理念能否在國內、國際傳播得更廣,依然取決于藏文轉換為通用語言,即漢語、英語的能力。“但就目前藏傳佛教界的大多數僧人而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不夠、語言轉換能力弱。”他表示。
近年來,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持續開設、增加漢語課時比重,并與青海師范大學等合作編寫適用于藏傳佛教界的漢語教材,同時開設雙語交流角、演講比賽、教義闡釋、學術研討等,提升學員口語、聽聞、闡述能力。
在青海省政協民宗委主任王化平看來,無須擔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將影響本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藏傳佛教東傳北進過程中,接受藏族語言文字的土族、蒙古族、裕固族、納西族等并沒有放棄本民族文化,反而使其更充分地發展。”
聆聽研討會后,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副院長、隆務寺活佛夏日倉說:“釋迦牟尼佛陀的一切事業中,語的事業是最殊勝的,因此應該積極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讓更多人了解、理解藏傳佛教積極向上的觀念,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