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術后效果都很好,家長熱情的為我們獻上哈達,孩子們露出治愈一切的純真笑容!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醫患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心靈就相通了!
——援藏斜視手術醫生 楊英
中秋出征她說高原的月亮更圓
一年前,“點亮明眸”關愛青少年眼健康公益行在西藏江孜縣啟動,普瑞眼科醫療團隊共計為當地2822名中小學生進行了眼健康檢查,免費配鏡2140副,眼病資助登記49人……
2021年9月中秋,普瑞眼科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再赴西藏江孜開展光明行動。楊英醫生憑借她豐富的兒童眼病診療經驗和高超的斜視手術技術被選入志愿者服務隊。在出征的歡送儀式上,作為本次活動志愿者醫生代表楊英醫生從去年西藏江孜行醫療領隊、成都普瑞醫院董曉云副院長手中接過行動旗幟,并激動的表示:“高原缺氧但不缺信仰,我一定不辱使命。”
楊英醫生(右一)
9月23日“點亮明眸”公益行圓滿落幕,她說:“我的西藏行,除了缺氧,什么都不缺。”平時工作繁忙的楊醫生,陪家人和孩子的時間并不多,在中秋節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未能與家人共度,她并沒有放在心上。她表示:“這就是我的工作性質,平時我也在努力平衡,家人都理解,中秋節有很多,但孩子的眼睛等不得,我想高原的月亮會更圓。”
生活可以將就 工作必須較真
楊醫生身材嬌小,生活中卻處處透著俠氣和隨遇而安的樸實,較真的神經卻都用在了手術上。
進藏前為了避免高反她買了紅景天吃,忙到后來就忘了,她也不在意,忘了就忘了,說不定吃了也沒用呢。進藏后出現高反的她還開起了玩笑:“頭疼、惡心,感覺像孕吐一樣,真挺不舒服的,但是我能忍,忍著忍著就沒那么難受了,我也基本不怎么吸氧,只有手術時我才會在空隙時間去吸,我得保證手術時有最好的狀態。”
她的手機里保留著很多檢查和手術孩子的照片,他們的眼部情況也清晰的“照”在她心里:“這個小朋友只有6歲,他有點間歇性斜視,眼睛還有點紅。”“這個小女孩特別配合,視力有點不好,但是可以矯正過來。”“拉桑巴珠這個孩子14歲,只比次旦頓珠大一歲,長的比較高,而且特別愛笑,檢查笑,手術時笑,等到做完手術眼睛好了更笑的眼睛都彎了,特別可愛。”
楊英醫生(右一)
次旦頓珠是此次斜視手術中情況比較復雜的孩子。13歲的他患有內斜視伴有垂直性斜視,經常歪頭,在檢查時楊英發現他的左眼眼位低,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向左歪頭,但他卻向右歪頭,她擔心孩子可能存在斜頸的問題,她又細細檢查了幾遍,先后幫孩子遮住左右眼觀察歪頭情況,期間一直用手機以視頻、圖片的方式和國內知名斜弱視專家岳以英教授探討孩子眼部情況和手術方案,還把縣醫院的外科醫生請到現場一起會診,最終排除了孩子是斜頸引起的歪頭,他只是習慣性歪頭,自己最初的手術方案完全可行才罷休。術后的次旦頓珠眼睛斜視治好了,歪頭也有了明顯改善。
楊英醫生(中)
楊英醫生說:“雖然我做過很多斜視手術,但患者卻是第一次手術,作為醫生,對每一個患者都要像第一次手術一樣認真仔細。”
守護光明,是她的信仰
被問到公益行回來的感受,楊英醫生表示:一,困,總想睡覺;二、希望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多為醫療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帶去正確的眼健康知識和醫療援助。
幾天的西藏行,她發現當地兒童青少年的眼病發病率很高。這不僅與當地氣候條件、生活習慣、醫療水平有關,也與父母對孩子視力重視程度不夠有關。她從看診中了解到很多孩子電子產品使用頻率非常高,時間也很長,有的孩子考試成績好了家長會獎勵一部手機,但是又沒有進行管控,無休止的使用手機對視力的損害可想而知。她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們要少看電子產品,如何合理用眼,恨不能把所有的護眼知識一股腦都教給他們。她想著教會一個是一個,再讓學會的孩子教教自己的小伙伴,將愛眼護眼知識傳遞出去。
她說:“作為一名眼科醫生,守護光明是我的信仰。雖然我們一次援助力量有限,但只要我們堅持去做,就可以幫助越來越多的孩子,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精進醫療技術,需要我的時候以最好的狀態,穿上戰袍去戰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