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薩海關技術中心順利完成《地理標志產品 西藏那曲冬蟲夏草》地方標準修訂工作,為規范西藏冬蟲夏草判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將有助于西藏蟲草行業健康發展。
“以前做生意都是‘盲人摸象’,全憑感覺看著來,自從那曲蟲草成了地理標志產品后,我們做生意也有了底氣,可以參照著規范標準來。”西藏一家經營了七八年蟲草生意的企業負責人說道。
地理標志是標示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一直以來,西藏高原特色產品資源豐富、品類繁多,有蟲草、藏紅花、糌粑、牦牛干、酥油、藏面、甜茶等一批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產品。為確保這些富有地域和文化因子的西藏特色食品有質可循、優質保證,拉薩海關技術中心將其作為重要工作推進,深入廠家進行技術指導10余次,協助企業建立廠檢實驗室3個,完成企業標準編寫及免費咨詢200余次。先后為古榮糌粑、當雄牦牛等6個特色產品制定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近年來,拉薩海關累計制定的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高達17項,另有4項正在制定中,這些地方標準的完善、地理標志產品的設定,為西藏特色產品的發展保駕護航。
拉薩海關技術中心負責人王順芝介紹:“以〈地理標志產品 西藏那曲冬蟲夏草〉標準制定來說,它的設定不僅為規范蟲草行業提供了科學依據,為蟲草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還可以推進西藏那曲冬蟲夏草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維護和提升那曲蟲草特色產品品牌含金量,促進地方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讓農牧民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