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年滄桑巨變。西藏和平解放以來,聶榮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勤勞勇敢的聶榮各族人民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與全國全區一道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各項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聶榮縣聚焦“四個確保”、抓好“四件大事”,以“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為引領,深入實施“15442”工作思路,不忘初心再進發,勇立潮頭續新篇,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聶榮而努力奮斗。
牧業產業上水平
聶榮縣域2.14萬平方公里,其中1.85萬平方公里為可利用草場面積,全縣39131名群眾中36863名為牧民,牧業產業是聶榮縣的基礎性和支撐性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聶榮縣始終把牧業產業作為調整縣域經濟結構、增加牧民收入的突破口和主攻點來抓,深入貫徹自治區、那曲市關于聶榮牧業發展的定位,用好國家能源集團的無私援助,大力實施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在推進牧業產業現代化建設中,全縣通過深入調研、詳細摸排、系統總結,形成了“22334”產業發展思路和牧業產業“六化”舉措,路徑和措施更具針對性、有效性、實效性。整體來看,建設了以聶榮縣嘎確牧場為代表的牧業產業示范基地,實施了以牦牛養殖為主、畜產品加工同步發展的牧業發展模式,縣鄉村牧業產業一盤棋格局正在形成,資源整合利用得到有效提高。從各項工作來看,暖季出欄、母牦牛產奶性能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不斷運用到牧業發展中,科技貢獻率達到40%;成功申辦聶榮查吾拉牦牛、聶榮查吾拉牦牛肉、聶榮酸奶、聶榮拉拉、聶榮奶渣、聶榮酥油6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品牌戰略逐步推進;畜產品商業化保持在66%以上,畜產品銷售從單一逐步到訂單式、“互聯網+定點銷售”等多元化銷售。同時,牧業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目前,聶榮縣累計形成50個產業項目和104家“一鄉一社”“一村一合”合作組織,經濟收益從2012年的141.4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4389.92萬元,戶均增收9064.46元。
教育發展鑄新魂
70年教書育人,70年立德樹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聶榮縣嚴格落實教育優先的戰略要求,實現了綜合性巨變。
硬件設施得到充分保障。“十三五”期間,投資32903.23萬元建成了鄉鎮級幼兒園7所、村級幼兒園7所、學校運動場、教輔用房以及聶榮縣第二幼兒園、縣第二完小等項目,全縣幼小中各類學校從16所發展到目前的35所,實現適齡兒童就近就便就學;各學校于2016年實現供暖工程全覆蓋,目前正在探索推進傳統鍋爐供暖改造“電暖”試點工程;教育信息化2.0接軌工作有力推進,目前5所學校建成“空中課堂”,網絡教研活動有序開展,實現資源共享、資源互通。
軟件保障得到充分加強。全縣教師隊伍從364名壯大到目前的456名,“請進來、走出去”“看學比爭”“問診把脈”等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提升建設工程扎實開展,能力素質全面提升;控輟保學工作動態清零,一二級殘疾生送教到戶和三四級殘疾生隨班就讀落實到底,依法依規保障了適齡兒童的就學權利。
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深化。在教育工作中,聶榮縣堅決貫徹黨的教育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落實好“三個全覆蓋”;期間,還組織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和思政教師在拉薩開展專題思政培訓,各學校思政課均按照要求開齊開足,愛國主義教育和藏漢雙語教育落地落實。
健康生活有保障
西藏和平解放前,聶榮縣無醫藥衛生行政防疫保健機構,僅有少量的民間藏醫,無西藥,通過灸療、放血、拔罐、熱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貼敷等治療一些普通疾病。西藏和平解放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那曲市的大力支持下,1960年成立聶榮縣衛生院,目前,聶榮縣共有醫務人員143名,縣鄉醫療機構13所,村(居)衛生室全覆蓋,每千人擁有醫技人員和床位數分別達到3.6人、4.1張。
在硬件上,聶榮縣人民醫院在全市率先創建二級乙等醫院,已完成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項目和疾控中心給排水工程及藏醫院維修工程,建成了聶榮縣疾控中心P2實驗室,聶榮縣人民醫院與北京武警醫院基本達成了遠程診療合作關系。
在醫務技術能力上,“全國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級醫院”與“城市醫院對口幫扶高海拔鄉鎮衛生院”作用發揮明顯,全科醫師、住院醫師培養工作有力有序,能夠熟練完成結扎、闌尾炎等手術,打造了全區首例縣級尿碘實驗室尿碘檢測工作的先例,群眾就診率達到70%,基本實現了“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雜癥有幫扶”的醫療目標。
在醫療服務上,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工作要求扎實落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100%,城鄉居民暨在編僧尼免費健康體檢100%,流動醫院、基層巡回診療常態化開展,逐一建立了健康體檢臺賬及電子健康檔案。并積極與國家能源集團銜接,邀請北京武警總醫院專家深入全縣開展先心病患兒、白內障患者篩查、確診、治療工作。
交通發展布新盤
聶榮縣位于那曲市中部,屬唐古拉山地帶。東連比如縣、巴青縣,南臨色尼區,西接安多縣,北與青海省雜多縣接壤。由于聶榮縣地處高原牧區,交通運輸的發展極為艱難,長期以來交通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極大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聶榮交通迎來大建設,牧民群眾的出行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2016年起,聶榮縣交運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在“十三五”期間關于交通建設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跑項目、建項目的力度。“十三五”期間,投資約48億余元,建設交通項目110個,修路約1410公里,全縣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路橋建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聶榮縣經濟社會的迅速繁榮,全縣各鄉鎮以公路網絡為依托,不斷發展特色產業,區域間經濟協作不斷加強,牧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到滿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