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于祖國西南邊陲,有長達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以及眾多邊境縣城。發展好邊地經濟,鞏固邊境安全,對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西藏邊境地區資金投入逐年增加,邊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截至2021年底,西藏624個邊境小康村全部建成;21個邊境縣定點幫扶開始實施,邊境發展穩定進入新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林芝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江曉紅表示,一直以來,人行林芝市中支積極引導全市金融要素向邊境地區傾斜,優化助農取款服務點布局,全市4個邊境縣實現助農取款服務點全覆蓋,財政直補覆蓋率為100%,建成掌銀村141個,并在南伊村啟動首個村級金融服務示范點建設。截至2021年末,林芝市邊境4縣貸款余額51.62億元,同比增長14.58%,農戶貸款戶均、人均分別達7.3萬元、1.7萬元,位居全區首位。
江曉紅表示,此次全國兩會的召開,將興邊富民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國人民銀行林芝市中心支行將繼續帶領全市金融機構全力支持邊境交通、通信、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新村建設和邊境鄉鎮升級工程,持續做好配套產業的金融服務,及時填補新增金融服務空白點,加快“助農取款服務點”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轉型建設。深入探索“助農取款點+村級電商站點”融合模式,推動移動支付便民工程示范村建設,助力邊境地區農牧產業發展,幫助農牧民持續增收。
推動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關鍵要提升邊境發展內生動力。在系列固邊興邊富民政策支持下,西藏邊境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社會、人民生活和邊防實力同步提升,邊境群眾的愛國守邊意識逐漸增強。
位于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的沙瑪村是一個邊境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多方受阻。在政策幫扶下,沙瑪村因地制宜發展起軟籽石榴種植產業,為百姓帶來了增收致富新渠道。沙瑪村村民瑪珍每天在家門口工作就可以拿到200元的收入。瑪珍告訴記者,現在的好生活都是黨和國家給的,我們腳下的土地也是屬于中國的,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神圣國土,團結建設好我們的美麗家鄉,用實際行動回報黨中央的關心關懷。
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鮮明提出,要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努力做到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走在全國前列。此次全國兩會明確了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要求和政策取向。山南市瓊結縣副縣長、瓊結鎮黨委書記旦增旺堆表示,作為西藏基層干部,我們參與了、見證了、推進了西藏的高質量發展,我們對這片土地有感情,而支撐著我們奮勇前進的,就是黨和政府的無私關懷。下一步,將立足基層實際、扎根人民群眾,學習好、領悟好、貫徹好上級各項決策部署,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帶好基層隊伍,在穩定、發展、生態、強邊的主戰場上,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帶領群眾苦干實干、奮勇拼搏,共同實現宏偉目標,讓藍圖成為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