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活佛在西藏佛學院一場活動上發言。記者 趙朗 攝
第二十三世夏仲活佛阿旺洛桑丹增曲吉尼瑪,是西藏佛學院首屆學制班學員,現已畢業多年。采訪中,這位年輕活佛說,過往學習經歷,讓他接受了傳統經院式和現代學院式教育,受益頗多。
在他看來,西藏佛學院的建院,是西藏引導藏傳佛教健康傳承發展,培養愛國愛教優秀僧才的重大決定,是高度重視藏傳佛教事業的具體體現。
夏仲活佛表示,過去10余年,西藏佛學院以“政治過硬、教派不偏、顯密結合、僧尼共學、教研并重”的辦學理念,培養了一大批在政治上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宗教上有較高學修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并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優秀僧才。
他說,西藏佛學院培養的優秀僧才現如今已成長為藏傳佛教健康有序發展的中流砥柱,已成為新時代“三寶”事業的棟梁之材。
作為一名藏傳佛教法脈繼承者,他說,非常榮幸在西藏佛學院這片佛國沃土上聆聽了俱德上師們給予的諄諄教導,學習到了符合時代發展的科學文化知識,這些善妙教言如同一粒粒智慧的種子在心田開花結果,不僅使他在學修的道路上與日精進,更是在今后弘法利生的事業上得到無量護持。
西藏佛學院建院以及辦學理念僅是藏傳佛教中國化實踐的縮影。西藏自治區宗教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藏不斷深化宗教領域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寺廟僧尼法治意識,定期、系統組織僧尼學習憲法、民法典、《宗教事務條例》等法律條文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
2018年以來,西藏還持續開展了“遵行四條標準,爭做先進僧尼”教育實踐活動。
“提升寺廟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進程?!鼻笆鲎诮淌聞站窒嚓P負責人介紹,西藏各級各部門把社會治理理念引入寺廟管理服務領域,把寺廟當成基本的社會細胞和社會單元。自2011年起,西藏自治區統籌資金,對寺廟水、電、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和改造,著力解決寺廟防洪排澇、垃圾處理、消防安全、寺院重點建筑修繕和文物保護、巷道硬化、僧舍改造等問題。
西藏出臺了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對全區寺廟僧尼保障了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免費體檢等。同時定期舉辦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和研討會,鼓勵藏傳佛教界代表人士對藏傳佛教經典教義作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新闡釋,藏傳佛教中國化邁出了新步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