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拉薩市達孜區章多鄉恰村,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在地上,樹影婆娑、風影搖曳,清脆的鳥鳴,在山谷間回蕩。放眼望去,田野綠意蔥蘢、生機盎然,果園里、車間內,村民們各自忙碌著手中的活,笑容掛在嘴角,幸福寫在臉上……
近年來,章多鄉恰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抓產業振興“牛鼻子”,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大力推進特色農業、集體經濟、休閑旅游、生態文明等建設,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筑牢鄉村振興基石,逐步實現村美民富產業興。
美麗鄉村更宜居
環境整治如火如荼,美麗鄉村如詩如畫。近年來,恰村依托自然生態、民俗文化資源優勢,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等措施,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走在恰村村道上,路邊一幅幅色彩艷麗、富有鄉土氣息的藝術手繪墻畫躍然眼前,請你喝一杯酥油茶、青稞大豐收、大眼睛女孩……栩栩如生的手繪墻畫,向人們展示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成果和當地的民風民俗,一面面白墻“活”了起來。這是“恰好遇見你”旅游線路的打卡點之一。
為加快推進恰村“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對口支援達孜區的江蘇省鎮江市投資3600萬元,用于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及“恰好遇見你”旅游線路的打造等。目前,80多戶村民的房屋外墻改造已經完成,同心廣場、污水處理,以及美化、亮化等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绊椖坑媱澯诮衲晗掳肽耆客旯?。”西藏中天項目管理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李春林介紹道。
村民扎西家的外墻剛粉刷完畢,院內鮮花盛開、院外綠樹成蔭,屋舍整潔,空氣清新。扎西告訴記者,他和其他5戶村民的房屋將被改造成“藏家樂”示范樣本,接待前來村子觀光的游客。談到以后,扎西充滿信心。他說:“自己會繼續努力,辛勤耕耘更幸福的生活?!?/p>
如今的恰村,綠水、青山與果園、民居、村道等相映成趣,處處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傳統產業再提檔
藏香草生產加工是恰村的傳統特色產業。從1995年,村民就開始加工藏香草,這些香草是生長于海拔4100米的甘丹寺方圓五里內山坡上的甘丹坎巴草,非常獨特。
恰村村民不僅成立了加工合作社,而且注冊了“旺果日康芭”商標。幾年前,村里的致富帶頭人達瓦、次仁頓珠合伙,在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旺果日工貿有限公司,現已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模式,年產值可達200萬元,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過去幾年,公司帶動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39人成功脫貧。目前,西藏旺果日工貿有限公司吸納了3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村民達瓦占堆就是其中之一。從事藏香草生產加工已有十幾個年頭的他,現在不僅每月能拿到4500元的固定工資,年終還能領到分紅。藏香草的生產加工還帶動了章多鄉及周邊鄉鎮4000余名群眾從事藏香草收購,年收購藏香草200萬斤,促進農牧民群眾人均增收2000余元。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證原材料充足,該公司還對甘丹坎巴草進行了人工培育和規?;N植,大大提升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老百姓的大棚通常只種一些普通的蔬菜,缺乏市場競爭力。2017年,山東的張廣濤來到妻子拉姆的家鄉恰村創業,建立了純凈生態采摘園,并成立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社。
走進采摘園的大棚,地面上成排的蘆薈莖粗葉肥,一株就重達50斤;無花果掛滿枝頭,有的已經泛紅,不久后就可以供市民采摘;再往上看,一串串百香果垂在空中,果香四溢,豐收在望?!耙院笪覀儠黾痈嗟钠贩N,打造四季采摘園?!睆垙V濤告訴記者。
“網紅”林卡促增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弊怨乓詠?,鄉村一直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向往與情愫。
3年前,一條恰村林卡視頻在“抖音”上悄然走紅。隨著來打卡的市民和游客越來越多,恰村林卡變身“網紅”林卡?!熬W紅”林卡就位于恰村村委會旁,清澈的河水、綠油油的草地、綿延的高山、湛藍的天空……如畫美景吸引游客徜徉其中。
林卡內劃分有停車區、帳篷區、燒烤區、林區和戲水區等多個功能區。林卡入口處設有出售酒水飲料和簡餐零食的商店;林卡內部還提供帳篷、燒烤架和皮劃艇、游泳圈等設備的出租服務,基本能滿足游客需求。林卡每年夏季前開放、10月份后關閉,每天都有村民負責打掃衛生和清理河道。在不開放的時候,村民小組組長會組織村民開展環境整治和補種草皮,確保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2021年,我們的營業額達到210余萬元,為1、2、8組的151戶300余名村民分紅170余萬元,戶均分紅達到11452元。下一步,我們計劃在林卡內增加一個兒童樂園,帳篷數量后期也會增加?!闭露噜l副鄉長、恰村第一書記王曉琳介紹道。
“林卡今年5月份開園到7月初,經營性收入就達到了70萬元?!薄熬W紅”林卡負責人洛桑扎西高興地說,“林卡經濟帶動周邊的群眾增收致富,每年林卡開放的季節,村民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錢掙,日子過得踏實又舒心,精神面貌更好了?!?/p>
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俗文化、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休閑,為恰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