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為雪域天邊守護神圣國土的人歌唱——讀懂《天邊格桑花》及其背后

      發布時間: 2022-09-03 13:54:0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5月31日,演員在隆子縣玉麥鄉文化廣場表演歌舞劇《天邊格桑花》。 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5月31日,演員在隆子縣玉麥鄉文化廣場表演歌舞劇《天邊格桑花》。 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曾經,這個鄉只有三個人:父親是鄉長,大女兒是副鄉長,小女兒是婦女主任。

        聽到這樣的故事,許多人第一反應是驚訝——一家三口怎么可能組成一個鄉?這個鄉長也當得太容易了吧?

        這個故事并非杜撰,而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昔日里的“三人鄉”,就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的玉麥鄉。

        “阿爸,咱們為什么要一直守在玉麥啊?”“要是連咱們都搬走了,這里可就沒有人了!”這是歌舞劇《天邊格桑花》里的對話。

        玉麥,位于拉薩東南約550公里的邊防線上,行政面積達3644平方公里。20世紀60年代以來,桑杰曲巴帶著女兒卓嘎、央宗,兩代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守護著祖國的領土。曾經的34年間,這里只有他們一家人!忍受寂寞卻無比堅韌,一家人猶如盛放在祖國邊陲的“最美格桑花”。

        2017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說:“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歌舞劇《天邊格桑花》正是為唱響寫在玉麥土地上的愛國守邊贊歌而著,更是為傳頌生在玉麥這片土地上的愛國守邊精神而作。

        放牧守邊路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我的房梁連著我的雪山

        我的白云纏繞我的天邊

        我的青山飄揚我的炊煙

        我的牛群伴隨我的歡顏

        這是我的家園,這是我的家園

        《天邊格桑花》中的唱詞,正是對玉麥這片遙遠之地的速寫。

        玉麥,位于中印邊境,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很長時間“養在深閨人未識”。1991年,新華社記者首次報道玉麥,當時的玉麥被稱為“玉門鄉”。

        因為長期只有桑杰曲巴和女兒卓嘎、央宗三人,玉麥又被稱為“三人鄉”,是中國人口最少的鄉。

        歷史上,玉麥規模最大時也有20多戶300多人口。隨著新中國的建立,西藏民主改革的進行,高原各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生產條件迅速改觀,人們陸續遷出重山阻隔、交通閉塞的玉麥。

        到1962年,荒草開始占領玉麥眾多廢棄的屋舍,這里只剩下包括桑杰曲巴在內的三戶牧民。此后經年歲月,玉麥唯余桑杰曲巴一戶人家。

        生前,桑杰曲巴曾告訴新華社記者,一下子走了這么多人,當時感到特別孤獨,但他想玉麥是中國的領土,有土地就得有人,即便再孤獨、再艱苦,他也得為這塊土地留下來。

        曾經,玉麥很遠。盡管連通玉麥和外界的山路2001年就已修通,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11月的飄雪意味著長達半年的封山期即將開始,玉麥通往外界的公路會被積雪覆蓋,車輛無法駛入。多年前,玉麥村村委會主任次旦扎西外出運輸過冬物資,車子直接陷進了山上的雪里,等第二年雪化后才把車取回來。2017年春節前夕,新華社記者也曾嘗試挺進玉麥,卻因路面結冰、車輛無法通行而告失敗。

        雪花兒一片一片掉下了天空

        牛兒踏碎冰河回到了河谷

        漫長的冬日啊又一次來臨呀

        雪越大明年的草兒就越綠

        ——《天邊格桑花》的唱詞

        曾經,玉麥很苦。因為地理氣候特殊,玉麥的天和雨雪分不開,長不出一粒青稞,糧食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運進來。“過去,每年11月到來年5月,大雪封山,鄉民進出只能靠雙腳。如果不趕在冬季來臨前將糧食馱進山,漫長冬季只能挨餓。”玉麥鄉鄉長胡學民說。

        你聽那寒風用一天的掙扎

        滋養寂寞無窮無盡的生長

        長長的日子啊長長的期盼

        孤獨的牧歌在孤單的回響

        ——《天邊格桑花》的唱詞

        曾經,玉麥很難。正如歌詞所唱,由于偏遠閉塞,在玉麥,就意味著要忍受孤獨和寂寞。長年累月,這里只有3個人,對著幾十頭牲畜。由于長期見不到人,卓嘎、央宗姐妹的婚事也沒有著落。巡山時,有不少70度以上的陡坡,上去要借助綁在樹上的繩索,下來只能屁股著地一點點往下挪。

        就是這樣的艱苦地方,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父女兩代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著。“玉麥再苦,也是我們的家!”

        雖然只有三個人,但儀式一點不能少。每次從縣里開會回來,桑杰曲巴都會把兩個女兒從放牧點叫回家,鄭重傳達會議精神。老人還手工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讓一家人舉行升旗儀式。

        “阿爸指著‘國旗’說,這就是國家,有國才有家。”在河邊放牧的卓嘎滿懷深情地說,“阿爸帶著我和妹妹守護玉麥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棟房子,既是鄉政府,也是我們的家。”

        年少時,兩姐妹跟父親鬧過多次,也曾期盼父親帶她們搬出去。“但阿爸說,如果我們走了,國家的這片土地就守不住了。”

        桑杰曲巴老人去世后,守邊的重任落在了姐妹倆身上。“每次趕著牲畜出山,最快也要一天,遇到風雪天還有生命危險。”妹妹央宗回憶說,“特別累的時候,我們也想過離開。但阿爸臨終時說,如果我們走了,誰來守護這片土地呢?一想到阿爸的囑托,就又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誰說漫漫長夜,是縫在天上的黑幕

        熬過去,就會看到黎明的曙光

        誰說紛紛雪花,是掩藏春天的白紗

        迎上去,就會看見春天的陽光

        ——《天邊格桑花》的唱詞

        高原隔不斷深情,冰雪鎖不住春風。在黨中央的特殊關懷下,玉麥日新月異。2017年,玉麥人均年收入超過5萬元,遠超西藏全區平均水平。

        這一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說:“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麥這個曾經的‘三人鄉’,一定能建成幸福、美麗的小康鄉,鄉親們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這一年,投資5億多元、總長50公里的曲玉公路開工建設;國家電網進駐,家家戶戶實現了WIFI全覆蓋,玉麥人跟上潮流用起了微信支付;鄉親們搬進“幸福美麗邊境小康示范鄉”裝配式結構“農家別墅”;此后,還迎來幾十戶新搬遷的居民。如今的玉麥,基層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無人自動氣象觀測站等投入使用,籃球場等活動場所拔地而起,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適。守邊人安心了,守邊的隊伍壯大了,守邊人的生活富足了。

        2018年10月1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進事跡,授予她們“時代楷模”稱號。

        邊陲家國情

        唱響愛國守邊的時代贊歌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天邊格桑花》導演加永江措說,《天邊格桑花》這部歌舞劇就是要把“三人鄉”守邊的故事搬上舞臺,讓它傳遍大江南北,激勵更多人加入愛國守邊的行列。

        2018年,西藏自治區歌舞團一行九人到玉麥鄉采風,加永江措就在其中。正值3月,料峭春寒,玉麥鄉日拉雪山腳下冰雪未融,與外界連通的環山公路因雪崩塌方。

        “當守邊故事里的日拉雪山出現在眼前,自己才意識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兩姐妹卻能堅守多年,敬佩之情涌上心頭。”加永江措說。

        時任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向他們講述了桑杰曲巴父女幾十年守邊的若干細節:冰雪封山的一天,桑杰曲巴用牦牛馱著病重的妻子翻越雪山,明知不可為,在絕望的風雪中,他仍毅然決然選擇攀登。從小在昌都長大,生長在山中、經常翻山越嶺的加永江措備受觸動,于是產生了編導《天邊格桑花》歌舞劇的想法。

        《天邊格桑花》編劇白冰說,即便是在條件這么好的今天,去一次玉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全年交通狀況最好的時候正值雨季,也常有塌方,看到山上的落石從車邊滾過去,頗有驚心動魄之感。“那時我就在想,過去條件那么艱苦,桑杰曲巴一家人堅守多年,他們值得被更多人認識。”白冰說,他是發自內心、帶著感情,想要創作這部歌舞劇。

        1981年出生的白冰是“藏二代”,父母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響應號召到拉薩工作。在他的認知里,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離不開國家的力量;西藏取得‘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包括玉麥在內,西藏邊境地區的建設,離不開國家的投入。因此,從西藏出發去理解國家認同,從玉麥出發去理解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關系,是很不錯的切入口。”白冰說,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愛國傳統,在西藏這樣的邊境地區,更能理解愛國守邊的內涵和意義。遇見玉麥,創作的沖動和激情便油然而生。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一條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作為導演,加永江措對《天邊格桑花》是有基本原則的:根據原汁原味的故事記錄創作,不做更多的想象加工。

        “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加永江措說,卓嘎、央宗姐妹在父親桑杰曲巴的影響和帶領下,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幾十年如一日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著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的堅定信念,原原本本地呈現她們愛國守邊的故事和精神,就足以打動觀眾。為此,他和團隊多次前往玉麥采訪,收集文獻資料,挖掘故事細節。

        2018年5月完成劇本第一稿;2019年完成劇本第二稿;2021年6月全面啟動歌舞劇編排工作……

        今年5月31日,耗時超過4年的《天邊格桑花》在玉麥鄉實現首演。7月12日,首屆西藏文化藝術節在拉薩市金城公主劇場開幕,《天邊格桑花》作為開幕大戲榮耀上演。

        “不要忘記自己的顏色,火堆只要燃著,日子就不會難過,不要忘記阿爸說的,我們是紅色的。”身著民族特色的服裝,飾演卓嘎、央宗的兩位演員次仁央宗和羅珍在舞臺上隨著音樂歌唱、起舞。

        “冒雨在玉麥的夜里聽著四面風聲,劇本文字背后的情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出。其中,這個邊境村莊特有的孤獨感讓我不禁自問:這三十多年,卓嘎姐妹如何度過?”在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工作20年的次仁央宗說,參演這部歌舞劇本身,是對演職人員的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讓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升華。

        有國才有家

        像格桑花一樣,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

        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加永江措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說,藝術家的使命,就是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這是《天邊格桑花》希望達到的效果。

        在沒有專業舞臺、燈光的玉麥鄉廣場,音樂響起,演員們瞬即進入情景角色,在廣場上為觀眾表現出了最佳狀態。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觀眾的情緒隨著劇情起伏。

        人群中,56歲的白瑪堅才看得格外認真,他是劇中郵遞員的原型人物。“我15歲就在給玉麥鄉送信件報紙,夏天還好,能騎馬,冬天下雪只能徒步背著信件翻越雪山,那時真是苦極了。”

        “我想起小時候,卓嘎奶奶給我們講她阿爸的故事,看了表演,他們放牧守邊的場景好像就在眼前,我長大以后也要守護這片土地。”玉麥首演現場,臺下的旦增片多入了迷,她說,村里這幾年變化很大,修好了路,建起了房子,學校里也有了更多的小伙伴。

        央宗的兒子索郎頓珠今年27歲,現在是玉麥鄉玉麥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這次演出的臺詞特別觸動我,說我阿媽他們‘心中有一把火’,這把火是玉麥的火,而現在到了我們這一輩守邊人手中,將繼續燃燒并傳承下去。”索郎頓珠說,“我會和父輩們一樣,在這里見證玉麥的變化,玉麥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答案不言而喻。《天邊格桑花》勾起了人們的記憶,也凝聚了人們的力量。

        加永江措介紹,《天邊格桑花》今年以山南為主,已在隆子縣、曲松縣演出15場,計劃今后兩到三年內,到西藏21個邊境縣實地演出,讓西藏邊境縣的居民們都能看到當下的歌舞劇,增強邊民愛國守邊的理想信念。

        卓嘎、央宗是“愛國守邊的最美格桑花”,但她們從事著最普通的工作。

        2021年,卓嘎被授予“七一勛章”。“當時我想知道國家級榮譽獲得者的生活是怎樣的,結果到了她家中,看到她和妹妹依舊放牛、劈柴、熬酥油,做著放牧人最普通的事兒。”去年8月,又一次去玉麥采風的白冰回憶道。

        在那遼闊壯美的天邊

        這里森林懷抱著雪山

        在那遼闊壯美的天邊

        漫天遍野盛開著杜鵑

        我們是天邊的格桑花

        ——《天邊格桑花》的唱詞

        實際上,在西藏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還有很多像卓嘎、央宗這樣“普普通通”的守邊人。《天邊格桑花》描繪的不僅僅是卓嘎、央宗的故事,也是邊境線上許許多多“普通人”的縮影。

        “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兒——用雙手守護自己的家園,用雙手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好,就是這群‘普通人’正在做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也是《天邊格桑花》這部歌舞劇想要呈現的。”加永江措說。

        西藏自治區歌舞團黨委書記周后有表示,《天邊格桑花》既是一部現實愛國主義題材的文藝作品,同時也是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思政教育課,是打造“高質量文藝作品”的具體行動。

        雪域高原上,腰桿纖細、花瓣小巧的格桑花在風中搖曳。格桑花雖纖細小巧,卻能經風雪、耐嚴寒,在雪域嚴峻的氣候中奮力生長,盡顯頑強堅韌的品質,恰如長年堅守在高原邊境一線的守邊人。

        巍巍喜馬拉雅,皚皚雪山聳立。360多萬西藏各族兒女以“建設美麗幸福西藏 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為神圣使命,爭做盛開在高原邊陲的天邊格桑花,堅定不移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和幸福家園建設者,化身為守護祖國邊陲的一個個坐標!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女仆的胸好大揉出奶水|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www亚洲免费| 护士好爽好深好多水|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激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人人为我我为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福利聚合app绿巨人入口|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树林里狠狠地撞击着h| 动漫美女www网站免费看动漫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 国产一区二三区|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看天天射天天碰|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入口免费| 色黄网站aaaaaa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欧美日韩国产专区|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