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西藏各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民眾生產生活逐漸回歸正軌。
圖為合作社負責人完成糌粑加工后清掃水磨設施。 嘉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那曲市嘉黎縣各合作社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該縣尼屋鄉寧重崗村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也隨之迎來了復工復產后的首個政府采購訂單——10噸糌粑生產加工。
圖為工作人員將把加工完成的糌粑運送至村民手中。 嘉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嘉黎縣尼屋鄉政府將落實給該鄉民眾免費發放每人五斤糌粑和每戶五斤白糖的惠民政策。接到采購需求后,為盡快把糌粑送到民眾手中,合作社全力以“復”,舉全鄉之力向當地村民收購今秋歸倉的青稞,并用時11天完成了10噸糌粑的生產加工任務。
合作社負責人白瑪歐珠介紹,從10月中旬復工復產后,村委會在第一時間組織村民,通過傳統水磨作業進行加工青稞糌粑,保質保量地完成政府采購首單任務,既帶動了村民就業,又為合作社賺到了復工后的“第一桶金”,讓全村民眾從中受益。
圖為合作社加工完成的優質糌粑。 嘉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另據了解,寧重崗村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借助尼屋鄉農業生產優勢,向當地民眾收購農副產品,村民也將自家今年采收的油菜籽等銷售給合作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今年的油菜籽收成很好,賣給合作社也很放心。”寧重崗村村民扎西才措拿出手機,通過掃描二維碼收款方式,收獲合作社付給她的現金收入。
圖為寧重崗村村民扎西才措把自家的油菜籽送到合作社銷售。 嘉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嘉黎縣官方將全力促進民眾就業創業,推動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民眾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