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拉薩海關所屬日喀則海關高原特色愛國主義文化小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無煙院內空氣清新怡人,屋宇樓舍明亮整潔,堂前綠草如茵、花樹繁茂;關史館無聲地講述著半個世紀以來這座珠峰腳下的邊疆海關發展歷史,甜水井印刻著老一輩海關人艱苦奮斗的歲月,烈士的紀念碑和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日喀則海關精神文明創建結出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日喀則海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業務+文化建設的形式,強力推進文明單位創建系列活動,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養顯著提升,海關工作得到長足發展。2021年,榮獲第六屆西藏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
初心引領 學習鑄精魂
近年來,日喀則海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牢固樹立海關政治機關屬性意識,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強化工作責任,大力推進各項工作。以學為先,理論必修課常抓不松勁,關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海關專項監督活動精神,做到自覺主動學、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篤信篤行學,對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常態化培養跟進,搭建了豐富的精神文明創建學習平臺,多載體促進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式發展,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充分發揮文明文化引領思想作用。
日喀則海關先后創辦“8848青年理論夜校”“每周一課”“宜勃青年廣播站”“宜勃話劇社”,開展“四季練兵”準軍訓練、“年楚河回聲合唱班”“五五讀書節”,參加由日喀則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珠峰道德講堂”等系列活動,讓每一位關員的政治品質、道德品質得到淬煉,政治靈魂更精純、文化素養更高。
日喀則海關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入黨志愿書、請戰書、悼念書、一封家書、回憶書”五書教材見證初心;“三墻、兩站、一校、一井、一路、一廊、一塑、一歌”文化品牌工程,使這座高原特色愛國主義文化小院成為了珠峰腳下黨政軍民紅色教育打卡點。小院以“格桑花女子講解隊”為依托,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為起點,以常態化培育奉獻精神和擔當精神為著力點,通過講好革命故事、講好海關故事、講好英雄故事的方式,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夯實團結之心、激揚奮斗力量。
同時,日喀則海關創建“五彩哈達”支部特色黨建品牌,獲評全國海關基層黨建培育品牌。2019年,日喀則海關高原特色愛國主義文化小院成為日喀則市首家自治區級“青年之家”,榮獲日喀則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文明共建 公益倡新風
“關長,讓我去”“我身體好,我先上”“我年紀大,我先來”。
日喀則海關院子里響起此起彼伏的爭論聲,這不是大家在爭奪什么利益,而是全體黨員干部主動請纓,遞上請戰書,奔赴抗疫一線的場景。
在疫情大考中,日喀則海關派員馳援口岸一線,確保6批次、150余噸援尼疫情防控物資在海拔5000米的陳塘和里孜口岸實現“零接觸”快速通關驗放。日喀則海關“宜勃青年先鋒隊”“格桑花女子先鋒隊”派駐吉隆一線口岸、尼偉林社區和德勒社區駐點,協助口岸和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從夏到冬,從暴雨暴曬到滴水成冰,面對疫情反復,再苦再累,無一人退卻,無一人叫難,守護國門,守土盡責,保一方平安。
日喀則海關嚴格按照海關紀律部隊建設要求,多方面、深層次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各項成效。落實強基惠民,精準扶貧工作各項部署要求,先后派出關員分別在海拔4700米、4500米和4200米的高海拔村參與駐村工作,為村民找項目、捐錢捐物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與日喀則市商務局、吳江海關黨支部簽署《結對共建協議書》,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基層共建工作局面。
同時,日喀則海關“宜勃青年先鋒隊”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活動,開展黨員奉獻進社區、利用節假日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兒童,愛心幫扶進家庭、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慰問貧困老黨員;環境清潔在行動、清除白色垃圾污染;雷鋒志愿在身邊、秋收助農忙收割;法治宣傳進邊鎮、進學校,助推經濟發展進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公益宣傳等活動。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活動200余次。
日喀則海關“宜勃青年先鋒隊”先后榮獲“全區學雷鋒服務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全國“最佳志愿者服務組織”榮譽稱號;巾幗不讓須眉,日喀則海關“格桑花女子先鋒隊”,先后榮獲“西藏自治區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西藏自治區“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履職盡責 紓困促發展
日喀則海關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日喀則出口查驗貨場和里孜口岸建設,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摸清各口岸、通道、邊民互市貿易現狀。同時,落實海關總署和拉薩海關“10+7”各項措施,配合地方政府推進“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建立設關地、非設關地邊境貿易和反走私一體聯系配合機制;推動日喀則市出口查驗貨場、檢驗檢疫中心建設。
同時,日喀則海關以“走萬里訪百企解千難”專項行動為杠桿,解企之難,助企發展,向西藏旺達青稞食品有限公司核發第一張西藏食品出口企業“證照分離”企業備案,實現該項業務領域零的突破,讓高原特色深加工農牧產品走出國門,讓資源優勢轉化為出口競爭優勢;在日喀則日報推出“法治一刻”報刊專欄;建立“海關減免稅政策解讀”聯系群;建立關企聯絡員機制,召開關企座談會5次,實地走訪企業,“一對一”助企紓困,開展政策宣講并發放宣傳冊2100余份、專題輔導2次,讓海關政策成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力臂膀。
此外,日喀則海關開展“國門利劍”“藍天”等專項打私行動,查獲查緝紅木、蟲草、孔雀羽毛、穿山甲鱗片等,有力保護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生態安全,查獲涉案侵權耳機、衣物、樂器、紡織品等,讓保護知識產權觀念在邊疆落地開花。截至目前,日喀則海關關員具備行政執法資格人數達到百分之百,業務人員具備危險貨物及包裝資格達到百分之百,具備檢驗檢疫化驗專門人才,以業務長足發展建設邊疆一流海關。
日喀則海關負責人表示,精神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日喀則海關將以爭創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以準軍紀律部隊建設為準繩,拉高標桿,銳意進取,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成效,秉承“人民海關為人民”的宗旨,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不斷開創文明單位創建新局面,以實際行動奮力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