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千里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橫亙在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腳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曲才村坐落其間。這個1500多人的村子里,包含了藏族、漢族、回族、撒拉族等多個民族。“多民族不同風俗,給我們的基層治理帶來一定難度,如何讓大家都融入村集體,有歸屬感,我們也一直在摸索。”曲才村駐村第一書記董義航說。不論什么民族,不管是長居還是過客,都要把他們團結在黨組織周圍,這是曲才村“兩委”共同的心聲。
如何將心聲轉化為行動?曲才村“兩委”積極引導成立外來務工人員聯合會,選出2名少數民族代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和決策;在服務上,充分利用村委會場所為過往行人設立服務站,可以使用衛生間、衛生室、開水房等。常年往返青藏公路的司機陳光福每次路過曲才村時都刻意放慢車速,碰到熟悉的村民和村干部就打聲招呼,說上幾句話。“高原缺氧但不缺黨員,不缺黨和政府的關懷,真的感到很溫暖。”陳光福說。
穿著藏式盛裝的藏族、留著胡子的回族和撒拉族、穿著普通服飾的漢族……各族群眾圍坐一團,歡快熱烈地暢談著,這是藏歷新年時曲才村一戶藏族家庭的一幕。在此經商的馬伯克說:“每到春節、藏歷新年等重要節日,我們就聚到一起,講各民族傳統特色文化、風俗,唱歌跳舞。現在我也會跳鍋莊了,感覺在這里有家的感覺,也交了許多好朋友。”一次次交流交往,增進了各族群眾間的友誼。王國峰退伍后在村里開了10多年的超市,作為老黨員,對家庭困難的群眾,他全部按照成本價出售生活用品。
“當了12年的村委,我們都是和村民一起生產生活,團結最重要,只有團結了,才能凝心聚力好好發展。”曲才村黨委書記旺羅質樸的話語里透著真誠。說起村子發展的事,旺羅就打開了話匣子。“現在溫泉度假村已經發展得不錯,也帶動鄰近的堆靈村參與經營,村史館正在建設,山上湖泊觀光旅游線路也在規劃,要干的事多著呢。”旺羅說道。風土人情各異,謀求發展始終如一,有堅強的基層黨組織帶領,曲才村的鄉村振興未來可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