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才能更好激發制度優勢。
政協協商是我國獨有的協商民主形式。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各民主黨派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舞臺。在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同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結成了一個政治共同體,共同落實中共中央對人民政協的領導和對政協工作的要求,通過政協制度的有效運行和民主程序,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見共識。
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三項基本職能,同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高度統一。民主黨派履行好參政黨職能,對于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和發揮好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在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過程中,民主黨派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2015年制定出臺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將民主黨派職能完善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多黨合作經驗基礎上對民主黨派基本職能做出的新的科學概括,是多黨合作理論的重要創新。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黨派更好履行參政黨職能提出了殷切希望,先后提出了“四新”“三好”等目標,引導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使新時代多黨合作展現出勃勃生機。
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民政協工作作出部署,強調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譜寫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指明了努力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實行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的作用,對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作出機制性安排。這為各民主黨派在政協發揮獨特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奮進新時代,需要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政治協商中的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建議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擴大民主黨派對于政府事務的知情權。政府部門要與各民主黨派建立對口聯系,主動通報情況、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參與重大課題調研。對民主黨派開展的調研和咨詢,政府部門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積極為民主黨派提供所需的調研材料,盡可能擴大其知情范圍,從而使民主黨派獲得及時有效、完整可靠的一手信息材料。
二是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能力。在決策前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圍繞中共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運用戰略思維和專業知識,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集思廣益、建言獻策,中共黨委、政府要充分重視黨派的意見,并有針對性地采納,推動政黨協商成果落實,彰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價值所在。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天下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源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源自新中國成立后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實現的偉大創造;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不斷創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更多參政議政平臺,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
關于武丁以前甲骨文的探索
武丁時代的甲骨文,字體、文例都相當規范,是較成熟的文字。H251的時代大致為殷墟文化一期晚段,H371的時代不晚于一期晚段或較一期晚段稍早,也就是說,此組甲骨文的年代相當于武丁早期或稍早于武丁。 [詳細] -
弘揚英雄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作者:王易(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詳細] -
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成為黨長期執政的骨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