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等一系列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改革開放40余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涌現出華為、騰訊、阿里等一批世界級優秀企業,民營經濟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GDP60%以上是民營經濟創造的,國家稅收中一半以上是民營企業貢獻的,城鎮就業的80%以上是民營經濟解決的,技術創新方面有70%是民營企業做出的。讓民營企業有信心、有目標、有方向,穩定健康地發展,不僅是提高國人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徑,而且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最近兩年民營企業經營遇到了較大困難。從宏觀看,我國經濟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攻關期,疫情無疑增加了轉、調、換的難度,不少民營企業家都認為他們當前面臨的困境就是“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也對此有深入的闡述。一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風險積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明顯抬頭;二是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對供給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一部分民營企業經營比較粗放,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范、不穩健甚至不合法的問題。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排頭兵,民營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部分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現代企業制度不健全,制約了民營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當前,我國已進入經濟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廣東經濟也處于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轉折點,民營企業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主力軍。
為了盡快實現經濟轉型升級,鞏固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一方面需要重點突出“七個著力”來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著力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著力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著力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著力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著力促進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著力推動支持民營企業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另一方面,要增強技術、人才、知識在企業、行業和區域之間的流動和轉移,加強區域民營企業聯動發展,實現價值鏈的網絡化配置,加強生產投入要素的優化配置,協調行業分類提升,同時加強產業中介組織培育,搭建溝通協作的暢通渠道;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優先培育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行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新年伊始,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突如其來的沖擊,同時也為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一方面我省民營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以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承接國際高端產業轉移,引進和學習國際先進的技術知識、行業標準、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等,推動我省民營企業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高。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民營業開拓海外市場,增強我省民營企業在國外市場的競爭能力,從而推動貿易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金融學院金融與投資學院)
-
學思踐悟奮發有為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 [詳細] -
新華社評論員: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要夯實基礎,在加強科學理論武裝、組織體系建設、組織制度建設等方面下功夫。[詳細] -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舉行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詳細] -
人民日報評論員: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