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高層接連就封禁TikTok一事表態。7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8月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稱,特朗普不久將對“直接向中國政府提供數據、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的中國軟件公司采取行動”。8月3日,特朗普公開威脅稱,如果TikTok在9月15日之前不賣給微軟或美國其他公司,就要在美國關門大吉。
此前,美國已多番對TikTok進行抹黑和打壓。如2019年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以“非法收集13歲以下未成年人信息”為由對TikTok罰款570萬美元。同年11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宣布對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2017年收購美國公司Musical.ly一事進行“國家安全威脅審查”。今年7月初,特朗普、蓬佩奧等便開始放風,宣稱美國正在評估是否要禁用TikTok。
除了官方層面的打壓,美國的相關科技巨頭,如Facebook、Snapchat等,也對TikTok發起了各種抹黑和攻擊。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2019年10月曾公開指責TikTok“刪查涉及抗議示威的內容”,近日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再次攻擊包括TikTok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渲染中國科技公司“輸出價值觀”,并赤裸裸地要求美國政府“支持美國企業增強競爭力”。
由此可知,如同此前頻遭美國抹黑和打壓的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一樣,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不幸成為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肆意打壓的最新目標。唯一的區別是,TikTok面對的與其說是美國國家機器的惡意打壓,不如說是赤裸裸的公開搶劫,而且是打著“國家安全”“法律”幌子的搶劫。
這種打壓不僅來自美國政府,還來自與之有競爭關系的美國高科技企業。那么,美國為什么要頻頻對包括TikTok在內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下黑手?美國到底要干什么?
依照美國政客的說辭,美國政府之所以對華為、中興、TikTok等下手,是因為這些企業“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公民的個人隱私”。這樣的理由實在太牽強,以至于連美國人也不信。《福布斯》雜志評論稱,美國宣稱TikTok“收集用戶數據并發送給中國政府,這一切說法都是未經證實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監控和網絡安全顧問詹妮弗?格拉尼克表示,“禁止一個千百萬美國人用來彼此交流的應用軟件對表達自由構成危險,而且在技術上是行不通的。”。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頻頻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下黑手,并非因為這些企業自身存在什么問題,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美國這么做,主要動機還是通過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來限制和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以維護和延續美國的高科技優勢,防止中國在高科技方面挑戰美國的優勢地位。在美國看來,中國的崛起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將給美國的科技優勢帶來巨大的挑戰,進而會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為此,美國必須想方設法來阻止或延緩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正常情況下,常將“公平”“自由”等華麗詞匯掛在嘴邊的美國往往通過市場競爭手段來打敗對手。然而,如果對手的實力太過強大,嚴重威脅到美國相關企業的競爭優勢,美國便會撕下面具,采取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將對手搞垮。
即便是自己的盟友,一旦影響到美國人的切身利益,也會遭到美國的不正當打壓。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前高管皮耶魯齊所著《美國陷阱》一書透露,為了搞垮或吞并阿爾斯通集團,美國政府與相關企業狼狽為奸,通過圈套設計、秘密取證、聯合行動等對阿爾斯通及其高管進行赤裸裸的“圍獵”,最終打著正義和法律的幌子將阿爾斯通搞垮。除了阿爾斯通,歐洲其他國家及日本、韓國等的全球500強企業中,也有不少遭到了美國的惡意打壓。
TikTok屢遭美國不正當打壓,主要原因也是TikTok太強大。根據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發布的報告,TikTok從上線至今已在海外獲得超過8億次下載,成為海外下載量第一的移動應用。2016年進入美國市場后,TikTok迅速進入蘋果應用商店和谷歌應用商店的下載排行榜前十。2020年一季度,TikTok是美國市場下載量最多的非游戲應用,累計下載量超過2200萬次。第二季度,TikTok全美下載量超過2500萬次,排在在線會議應用Zoom之后,位列美國市場App下載量第二。
正因如此,包括Facebook、Snapchat等在內的美國相關企業,才不遺余力地對TikTok進行各種抹黑和攻擊,并要求美國政府出手“幫助美國企業”。可以說,面對強大的TikTok,美國相關企業選擇的不是設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而是通過不正當的抹黑和攻擊,并聯合國家機器來搞垮對手,可以說毫無節操。據《紐約時報》透露,TikTok的9名知名博主(粉絲數量加起來超過5400萬)在美國自媒體平臺Medium上給特朗普發公開信,稱 TikTok實現了Facebook和INS等社交媒體永遠無法實現的互動,呼吁要讓資本來解決TikTok的問題,而不是國家干預。
上述9名博主的公開信不僅反映了美國普通民眾和網民的心聲,也表明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不正當打壓完全不得人心。希望美國相關政客能夠順應民意,多做一些符合美國自身一貫吹捧的“公平”“自由”價值觀的事,少做一些違背民意,同時也違背世貿組織開放、透明、非歧視原則的事。(賈春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
樊良樹:十年禁捕是涵養長江生機的德政
全長6300多公里的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永葆長江生機活力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詳細] -
梁發芾:英國谷物法的廢除和谷物稅的波折
谷物法廢除是自由貿易制度和思想的勝利,是英國19世紀最為重要的經濟政策轉變,它宣告了實行幾百年的重商主義(保護主義)經濟政策的結束,自由貿易時代的來臨。 [詳細] -
王興康:資源租金與剩余索取權
這種應對將來不確定因素的能力之收益是一種剩余索取權,也是一種租金,是一個企業成敗得失的關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