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運行平穩,維持在43.7。
八個分項指標指數呈現“四升四降”。其中,信心指數上升0.3個點,采購指數和成本指數均上升0.2個點,融資指數上升0.1個點;但擴張指數下降0.2個點,市場指數、風險指數和績效指數均下降0.1個點。六大區域指數呈現“三升三降”。華北地區上升0.2個點,中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各上升0.1個點;華東地區下降0.3個點,東北地區下降0.2個點,西南地區下降0.1個點。七大行業指數呈現“兩升五降”。除農林牧漁業和批發零售業分別上升0.2和0.1個點外,其他行業小微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制造業、建筑業、住宿餐飲業、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各分項指標大多有所下降;農林牧漁業和批發零售業各分項指標大都向好。
從趨勢上判斷,雖然本月小微指數沒有延續上漲態勢,但筆者認為屬于正常調整,小微企業整體發展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宏觀經濟整體都在向好發展。8月交通運輸、電信等行業業務總量持續快速恢復,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有序恢復經營,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景氣必將改善小微企業的經營環境,帶動其盡快走出低谷。
第二,從小微指數本身反映的信息看,市場指數和績效指數下降反映了市場需求不足,但采購指數和信心指數上升反映了企業對未來預期樂觀。尤其是融資指數中的融資難度分項指標持續下降,反映了近期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各方高度關注小微企業,各項支持政策短期不會退出。減稅降費政策持續落實,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給予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展期或續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多項金融政策旨在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銀行體系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尤其給予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持續降低。
第四,隨著高校開學,各地人口流動加大,年輕消費群體將給市場帶來活力。隨著炎熱天氣和降水減少,建筑業進入生產旺季,生產活動有所加快,將促進大批建筑業工人流動。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客運周轉量將顯著回升。這些因素將帶動經濟重新活躍,提升市場主體信心,拉動需求并促進民間投資。
基于以上判斷,筆者認為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力:
一是維持促進內需的政策。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國內大循環”,就要打通國內生產消費的各個環節,進一步促進內需增長,充分釋放整體經濟活力,惠及作為中國經濟“毛細血管”的小微企業。
二是維持針對小微企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和金融政策。筆者團隊針對疫情期間的減稅降費和補貼政策對小微企業的影響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上述政策對企業穩定經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金融政策的“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則對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雖然整體經濟形勢向好,但部分行業小微企業經營仍然存在困難。因此,維持前期的支持政策很有必要。
-
胡金焱:打好財政貨幣政策“組合拳”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詳細] -
孫文凱:中小企業經營出現積極變化
2020年6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較上月上升0.1個點。[詳細] -
積極應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面對疫情影響,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精準作為,有的放矢,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