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央決定新設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及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至此,我國自貿區由2013年以來的18個增至目前的21個。
在前幾個自貿區建設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就之后,自貿區擴圍是大趨勢。正如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所說,自貿區是試驗田,初衷是先行先試,推動對外開放。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自貿區布局從最初的上海一枝獨秀,逐步發展到如今東南沿海省份均建立自貿區的盛況。
仔細觀察地圖上已經建立的自貿區分布可以發現,北京、湖南、安徽的加入填補了區域發展的空白。
在去年8月,山東、江蘇等6省份加入自貿區大家庭之后,東南沿海沿線所有省份均已建立自貿區,同時,河南、四川、陜西等中部地區也擁有了自己的自貿區。然而,這也使得位于中部與東南沿海區域中間地帶出現了空白,深處河北自貿區、天津自貿區包圍的北京也是如此境地,此次加入安徽、湖南、北京三處自貿區,可以填補這個空缺,有效地將全國整個中部、東南部的貿易發展串聯起來。而且,三個地區還具備了一定的自貿區建設的基礎條件。
通常來說,建立自貿區需要有較好的外向型經濟基礎,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貿區對于區域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數據顯示,2019年,這三個新成員以及擴大自貿區建設的浙江四個省份,利用外資總額占據了全國的五分之一,進出口額占比同樣超過20%,其中湖南更是外貿增速全國第一。
三個新成員“入群”之后,肩負著進一步推動國家戰略的艱巨任務。北京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安徽則是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要節點,湖南則是中部崛起戰略的中心省份之一,三者納入自貿區行列,將有力地推動這三大區域聯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同時,根據三個地區產業發展的不同特色,它們各自也有自己差異化發展的目標。北京是全球信息服務業最發達的城市,最為適合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為數字經濟提供良好的平臺基礎,湖南則是制造業強省,安徽更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科創策源地,三者在不同的細分產業中,均有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和發展潛力。
未來自貿區的“群”會進一步擴容嗎?筆者認為一定還會。
首先是區域內自貿區范圍的擴大,比如此次對于浙江自貿區的擴展。之前已經建立自貿區的省份積累了充分的經驗,擴大自貿區范圍有助于打造新的產業發展基地,形成更強的區域競爭力。其次是創建新的自貿區。從目前的21個自貿區布局來看,下一步有希望進入自貿區范圍的是江西、山西等地區,它們鄰近已經建立了自貿區的省份,能充分吸收資源溢出的好處,并且也有自己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設立自貿區的意義絕不是孤芳自賞,獨立發展,而是以點帶面,促進周圍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進而產生更多適合設立自貿區的地區。如今,我國自貿區建設已經從最初的星星之火,演變成燎原之勢,區域貿易開放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釋放,國際競爭力也得到了顯著增強。
綜上,竊以為,此次自貿區“擴群”是在之前自貿區建設成效優異基礎上的進一步嘗試,三個成員的加入將充分發揮地區的比較優勢,助推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促進區域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增強整體產業競爭力。隨著自貿區建設的逐步推進,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地區加入到自貿區的“群組”中來,形成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
(作者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
劉浩:更好推進新舊動能順利轉換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堅持在培育新動能中匯聚創新要素,在構筑新高地中優化創新生態,在激發新活力中積聚創新力量,形成多主體協同、全方位推進的創新體系,不斷釋放新舊動能轉換的潛力。[詳細] -
白春禮: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砥礪奮進
深入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并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大力提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和創新型城市建設,重點區域創新能力加快提升。[詳細] -
王京清:充分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抗疫斗爭作了全面回顧,對偉大抗疫精神進行高度概括,對抗疫經驗進行深刻總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