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隱含知識”變成“明晰知識”的過程,二是“明晰知識”變成“數字化知識”的過程。這兩個知識轉化過程也是企業家的行動過程。
數字經濟可以從“知識”的角度去認識。具體而言,數字經濟包括兩個知識過程,一是“隱含知識”變成“明晰知識”的過程,二是“明晰知識”變成“數字化知識”的過程。這兩個知識轉化過程也是企業家的行動過程。
第一個知識過程是把頭腦中的隱含知識轉化成明晰知識的過程,這也是生產產品的過程。如寫文章,編程序,設計一件產品等等都是這種知識的轉化。通過這個過程,把未編碼知識轉化為編碼知識。知識編碼之后,才可以傳遞給其他人。產品就是一種已經明晰化了的知識。也是知識的載體,銷售產品也是傳遞知識。這個知識轉化過程是發生在頭腦中的“行動”,是數字技術無法替代的,即數字技術無法代替人腦從事知識創造。生產什么產品,如何生產,都是在人的頭腦中實現的。
第二個知識過程是把明晰知識變成數字知識的過程。“數字化”發生在這個階段,而不是發生在第一階段。通過數字技術,對產品和生產過程進行數字化。當然,數字化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包括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數字化。當企業家認為這些環節可以使用數字技術,并且有利可圖,他就會進行數字化。
目前數字技術的使用已經很普遍。例如,在電商領域,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地追蹤自己購買的商品的物流過程。這些數據被采集,根本原因是消費者有需求,企業家滿足了消費者對這些數字的需求。當企業家看到消費者的需求,使用數字技術的時候,才出現所謂的“數字經濟”。
這兩個階段都涉及企業家的判斷,都涉及企業家市場知識的利用。但這兩種判斷并不相同。在第一個階段,企業家要判斷產品有沒有市場,從而決定生產什么產品。在第二個階段,企業家判斷要不要把產品數字化,以便利生產和銷售。
數字化之所以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是因為數字化使知識進一步明晰化。任何生產要素,只有融入知識之后,才會成為資本。資本只是知識的載體。生產過程是使用資本的過程,也是利用知識的過程,新的知識也會產生新的產品。
數字技術雖然不生產新知識,但可以幫助企業家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因為它使知識的利用變得更加快捷。如在制造領域,對生產工藝進行數字化改造后,提高了自動化操作的可能性或生產效率,甚至可以大大減少工人的數量,也提高生產的精準程度。在銷售領域,數字化促進了精準銷售。如在電商平臺上,大數據通過你的購買記錄計算你的偏好,進行商品推送,這都是通過數字化自動實現的。
要說明的是,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是由數字技術決定的,而是由企業家的行動決定的。數字技術本身不意味著價值,它的價值需要被企業家發現,當企業家發現數字技術有助于實現他的目標時,他才會投資資本,使用數字技術。也就是說,沒有價值的發現,就沒有數字技術相關資本的投入,沒有數字技術相關資本的投入,也就不會出現數字經濟。因此,對數字經濟的發展來說,一個有利于企業家發現利潤機會的環境是非常關鍵的。
以上兩個知識過程表明,數字技術不等于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企業家使用數字技術的結果。數字經濟的發展取決于上述兩個過程,即首先要生產出產品或服務;其次是企業家是否會用數字技術將它數字化,推向市場。如沒有產品,數字經濟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產品沒有和數字技術結合,也不會出現數字經濟。從根本上說,數字經濟是企業家行動的結果,它絕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嵌入在整個經濟環境中的。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
吳新星:以數字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從信息時代智能互聯大背景出發,技術革新給基層治理創新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對此,我們不妨從集成管理、智能應用、黨建引領等方面著手推進數字化高效能基層治理。[詳細] -
于倩:讓數字經濟賦能“中國服務”品牌
全球經濟服務化趨勢不斷加強,服務貿易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各國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 [詳細] -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