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穩增長離不開穩消費。在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下,服務消費不可或缺。為此,要把穩消費政策更加精準地集中到服務消費領域。
從支出水平看,2021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達到10645元,超過了2019年9886元的水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服務消費增長還沒有完全恢復。一些服務業,包括餐飲、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等聚集性接觸性服務業行業,還面臨某些經營困難,影響了服務有效供給。2021年,全國國內旅游總人次為32.46億,國內旅游收入為2.92萬億元,分別相當于2019年的54%和51%。
服務消費未完全恢復,是需求收縮的一個重要表現。在疫情沖擊等特定背景下,促進服務領域困難行業的恢復發展,推動服務消費恢復常態化增長,對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盤活服務消費需要綜合精準施策。
一方面,更加重視保市場主體,確保有效的服務供給。從現實情況看,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有所不同,生產與消費在時間空間上高度融合,即生產即消費的特點突出,相當多的服務生產難以儲存。這使得服務供給對服務消費的影響要遠大于商品供給對商品消費的影響;能否穩定服務供給主體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穩定服務消費。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在《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了幫扶服務業的普惠性紓困政策以及特定領域的針對性政策。比如,在社保方面,采取延續降低費率政策、提高穩崗返還標準、加大緩繳社保費力度等“降、返、緩”辦法減輕企業負擔。這些綜合性政策如得到有效實施,將有效緩解疫情沖擊下服務業市場主體的成本壓力和現金流壓力。在此基礎上,各地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加快制定政策的實施細則,擴大政策知曉度,提高政策利用率,使其能夠盡早釋放穩服務業市場主體的效應。
另一方面,更加重視服務領域市場循環的正常進行,確保服務供需有效對接。其中的一個關鍵是,加強對疫情的精準防控。防控是基礎,精準是關鍵。這兩年,我們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總的看,疫情識別越精準越好,防控范圍越精準越好,人員管控越精準越好。在這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防疫政策有“五個不得”的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服務領域進一步提出“三個不得”的要求,明確要求不得擅自增加對服務業的疫情防控措施。在此基礎上,也需要各地盡快細化精準防控舉措,在明確“四個精準”等任務清單的同時,細化“三個不得”負面清單,既要避免防疫失之大意、失之過寬,也須避免疫情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加大服務業壓力。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消費結構升級仍然是一個大趨勢,有著巨大的服務消費潛力。只要按照中央有關精神和要求,綜合精準施策,就可以保服務業市場主體、保服務供需對接,從而促進服務消費加快恢復。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匡賢明】
-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體育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詳細] -
做好低碳消費這篇大文章
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消費導致的居民生活碳排放不斷提升,如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低碳消費,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大有裨益。 [詳細] -
糖品“精潔化”消費理念逐漸興起
糖,作為一種普通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充斥于市面,我們均有一定的食用或不同程度的接觸,司空見慣而多見不怪。 [詳細] -
“三駕馬車”仍需提速升級
新發展格局要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提速升級,需要更高質量的投資、消費升級和高水平的對外貿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