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便利百姓衣食出行、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是社區服務和治理的價值取向。前不久,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區設施數字化改造”,令數字社區建設成為熱議話題。
筆者認為,加快推進數字社區建設,可謂正當其時,也定會大有可為。
從建設的基礎看,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不斷催生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數字社區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我國社區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社區信息服務體系加快完善,社區商業、社區治理線上線下融合加快推進,加快數字社區建設已經有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從建設的作用看,數字社區建設將給社區服務與治理打造堅實的數字底座,為社區發展裝入“數字燃料”、安上“數字發動機”,推動社區各種要素實現最優配置、精細重組和高效運營。在數字社區的助力下,社區居民生活便利化、社區商業數字化、社區治理智能化水平將大幅度提升。就拿老年人養老為例,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信息平臺建設滯后,難以把老年人需求與服務手段無縫對接。但建設數字社區就能使一些問題得到解決,比如,通過打造智慧養老平臺,可以讓老年人隨時隨地預約家政護理服務;通過打造老年食堂線上點餐系統,可為老年人提供自行點餐、隨時配送的優質服務。
不過,也要看到數字社區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問題。由于沒有建立專門負責數字社區建設的組織機構,沒有出臺專門的規劃綱要,數字社區建設不規范,重復建設、無序發展問題較為突出。除此之外,技術支撐不夠、財力投入不足等問題也制約著數字社區建設。因此有必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進一步發掘數字經濟在社區發展與治理中的巨大潛力,加速推動社區轉型升級。
數字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頂層設計的戰略引領作用。具體來講,設立數字社區建設統籌協調機制是一項關鍵舉措,可以實現社區人財物資源的統籌安排,可以高效研究確定數字社區建設中的重大政策、重點工程和重要舉措,制定出臺的規劃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真正為數字社區建設提供科學的規劃支撐。
數字社區建設涉及方方面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抓住關鍵、集中發力。一方面,對于社區商業來說,數字化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遇。必須用數字化賦能社區商業發展,努力把社區商業打造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全新商業模式。當下有些社區利用數字化手段打造社區AI食堂、早餐在線經濟、智慧能源設施等創新之舉受到不少社區居民追捧,很值得推廣。另一方面,還需加速推進社區治理智能化。利用車牌識別、圖像采集等技術,實時掌控社區主要道路卡口、小區出入口車輛信息;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社區樓宇煙感探測器、燃氣報警器、智能消防栓、智能井蓋等設施的統一接入管理,實現災情險情及時預防、快速響應、聯動處理等。
當然,數字社區建設,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必須堅持試點先行、探索前進,做到邊試點、邊總結、邊規范,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試點范圍,形成典型示范、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作者:王東,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會科學院基地研究員)
-
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用“十個堅持”系統總結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其中第四個是“堅持獨立自主”。[詳細] -
提高政治站位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從政治高度看待糧食安全問題,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清晰判斷,不斷提升見微知著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洞察力,清醒認識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詳細] -
進一步完善宏觀經濟治理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我們黨在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中進一步積累的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強調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 [詳細] -
促進共同富裕首先要靠共同奮斗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也要深刻認識到,共同富裕不是政府大包大攬,應防止掉入“福利主義”陷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