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智庫是從事科學預見、戰略研究、科技規劃、創新評估、政策普及的公益性咨詢研究機構,在凝練科學問題、引導核心科學發展方向,推動科技重點布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創新智庫還能通過綜合服務于上下游創新決策與技術研發,成為國家宏觀創新戰略與微觀創新活動的“黏合劑”,協同黨政部門、高校、企業、科創投資者、社會團體、用戶等創新力量,形成一體化自主創新網絡。
近日印發的《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特別提出要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我國科技創新智庫仍面臨新機遇新挑戰,需要精準把握、有效應對。
把握科技創新智庫的機構特質。科技創新智庫有幾個較為突出的特征。一是專業門檻高。科技智庫以科技創新領域以及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需要掌握大量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特征明顯,研究人員進入門檻較高。二是知識迭代快。現代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這就對科技智庫的產品生產與再生產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服務決策的難度和風險也相對較大。三是二次轉化多。對于科技創新智庫來說,大多數高質量的政策建議離不開那些尚未脫離科學研究一線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需基于技術研發、針對咨政需求進行二次轉化。四是雙向互動深。科技創新智庫提供的產品不僅服務決策,還會反過來作用于科技知識,知識與決策的雙向互動更為密切。五是科學方法強。在科技創新智庫中,擁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員占比大,大多重視和熟悉循證決策、定量分析、模型模擬等研究方法的運用。應盡可能動員各研發機構的科研人員增強智庫意識、融入智庫行列,平衡他們在科學研究與政策影響之間的精力分配。
弄清科技創新智庫的內在機理。要以科學學、公共政策學、創新理論等為工具,實證研究智庫用戶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提供有價值含量、強大能量與持續流量的智庫支撐。要把歷史梳理與現實分析、理論建構與實踐發展結合起來,揭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大類科技創新需求,讓科技創新智庫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科技研發的建言者、科研成果的評價者。要沿著“科技創新行為—智庫服務”邏輯主線,梳理產學研創新鏈、創新擴散鏈、知識轉移鏈、知識成果轉化鏈、成果利用價值鏈,構建智庫服務對科技創新功效影響的測度指標,提升智庫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補齊科技創新智庫的運行短板。一是著力解決智庫研究與轉化意識不強的問題。智庫管理者和科研機構負責人要加大引導力度,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科技智庫建設。二是著力解決研究能力不強、培訓不足的問題。應通過專題講座、跟班學習、現場點評、實戰打磨等方式,不斷提高他們的選題能力、調研能力、寫作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科研人員。三是著力解決運行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應進一步拓寬人員來源渠道,把廣泛分布在各類學會和科創企業的人才作為戰略資源匯聚起來,不斷健全智庫的內部運營機制與外部推進機制。
豐富科技創新智庫的服務功能。一是圍繞新型智庫的核心功能,發揮好為科技創新咨政建言作用,聚焦科技創新相關法律法規、文件政策與創新事件做好闡釋解讀工作,深化智庫服務的理論創新等。二是聚焦智庫的延伸功能,發揮好科技智庫培養戰略科學家等復合型人才的育才功能,為觀點辯論、同行交流、引智引技提供專業場所的平臺功能等,為科技創新提供咨政型、平臺型、推廣型、評價型、學術型產品和服務。
強化科技創新智庫的成長支持。注重內容牽引,加大科技創新智庫對創新發現、產品創新、產業升級、知識轉移、成果轉化、產學研融合與知識產權保護等新內容的支持力度。賦能技術驅動,基于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進行社會調查、統計分析、案例收集,形成務實管用的專題數據庫。做實特色服務,積極支持科技創新智庫提供專題咨詢、科研協作、創意啟發等專業化服務,促進知識獲取、創新交流與發明創造。
暢通科技創新智庫的發展路徑。對接科技創新用戶對產學研結合、創新擴散、知識轉移、成果轉化的訴求,促進傳統智庫主體及媒體智庫、新技術公司、知識創業者等新型智庫主體與科技創新的個性化結合。推進綜合化與專業化、實體化與平臺化、開放性與封閉性、引領型與團體型等智庫類型的合理布局,對不同類型科技創新智庫實行分類指導,構建嵌入式、融合式、協同式、個性化、一站式等智庫服務模式。打造溝通宏觀政策與微觀執行的服務鏈條,形成決策支持、平臺服務、資源合作的多圈層聯合生態。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智庫辦主任)
-
焦點訪談丨新科技 新基建!5G賦能千行百業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業。[詳細] -
科技創新為大灣區發展提供第一動力
以國家戰略為重要依托,以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南沙科學城等為主要承載區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初露崢嶸,科技創新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詳細] -
黑龍江:跳起摸高 加速奔跑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黑龍江作為黑土耕地資源大省,擁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占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