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兩個必保,一個是糧食飯碗中國必須端牢,再一個制造業必須筑牢。”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度強調糧食安全和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為推動相關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糧穩天下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讓人倍感鼓舞。同時總體看,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不僅至關重要,而且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
確?!凹Z食飯碗中國必須端牢”,就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罢l來養活中國?”我們的答案是:“中國要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這就需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在良田、良種、良機等方面下大力氣,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時,制造業始終是我們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壓艙石”。當前,我國的制造業門類非常齊全,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過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只有把制造業這一實體經濟的基礎夯實,把實體經濟這一我國發展的本錢積厚,才能更好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
“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贝_保“制造業必須筑牢”要靠自己,這是必要的、正確的戰略選擇,既要布局“國之重器”,又要破局“卡脖子”難題。抓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堅持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任務艱巨、任重道遠,需要全面發力、重點突破。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一定會把我國制造業搞上去,真正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必須靠自己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能‘一招鮮吃遍天’,缺了哪一項國際市場都保不了我們?!奔Z食喜豐收,但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制造業發展勇立潮頭、走出了新天地,但在做強做優做大上要繼續練好“內功”。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真抓實干、奮發進取,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搞建設,做到“兩個必保”。
-
新華社評論員: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辯證統一,把發展的質和量有機統一起來,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是一時一地之舉,而要貫穿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做到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詳細] -
新華社評論員: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詳細] -
評論君聊兩會|硬核科技,點亮美好生活
科技創新便民惠民,讓一道道未解題得到破解,將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一定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