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環,打消區域壁壘,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當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障礙是市場分割和連接不暢,為此,必須進一步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提升國內經濟循環的質量和水平。
連接方式優化的重要意義
就其實質而言,市場是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連接;統一市場是各類行業、各個區域、各種層次細分市場的有效連接。如果供需兩端無法實現有效連接,市場也就無法形成;如果市場之間無法實現有效連接,統一市場也就無從談起。
依其內容而言,各類市場連接方式主要包括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和規則連接。物理連接是借助交通運輸技術和設施實現商品要素資源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轉移;信息連接是借助信息通信技術和設施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傳遞;規則連接是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和民間推動實現準入條件、交易規則和退出機制等制度安排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銜接。各類連接方式及其組合的性能高低,直接決定著市場的規模和效率,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的進步所帶來的連接范圍和連接效率的提高,也會直接提升市場的規模和效率。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一直是塑造和影響人類經濟活動范圍與內容的關鍵因素,是推動歷次工業革命和人類社會進步進程的重要力量。工業革命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源于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的進步,沒有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進步所帶來的市場擴展和貿易繁榮,人類社會不可能取得長足進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輪船、鐵路、電報以及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美國經濟史學家大衛·蘭德斯指出,“空間的阻隔一直分裂和制約著經濟活動,每有一個連接使分離的線路組成互通的網絡,生產率就會發生一次驟然飛躍”。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一市場建設取得長足進展,關鍵之一就在于交通運輸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及相關設施的發展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持續優化了各類市場連接方式。在物理連接方面,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及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居世界第一,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位居世界第一或躋身世界前列。在信息連接方面,信息通信技術取得跨越式發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獨立組網網絡、移動物聯網網絡。在規則連接方面,國家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方面連續施策,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整體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但應看到,連接不暢和市場分割仍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主要障礙。在物理連接方面,交通運輸堵點卡點仍大量存在,全國統一的系統化、標準化、智能化交通運輸網絡尚需發展。在信息連接方面,信息通信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短板依舊明顯,高端芯片、核心電子元件、重要基礎軟件等領域受制于人的問題尚未得到徹底緩解;區域和城鄉“數字鴻溝”依舊存在,高速泛在、天地一體、安全智能的信息通信網絡尚待建設。在規則連接方面,市場準入歧視依然存在,不同地區監管規則仍不統一,還有一些地方借助地方法規和標準保護本地市場和企業。因此,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進一步優化各類市場的連接方式。
連接方式優化的基本路徑
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及其相關設施的進步,可以優化各類市場的物理連接和信息連接,打破因地理、空間和信息因素導致的市場分割,奠定各類市場高效連接的物質基礎。市場化改革的全面深化,可以優化各類市場的規則連接,破除因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導致的市場分割,奠定各類市場高效連接的制度基礎。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和規則連接的融合發展、協同優化,能夠有效提升各類市場連接方式的匹配程度。
疏通交通運輸網絡的“關鍵堵點”,全面優化各類市場的物理連接。一是疏通城鄉之間交通運輸關鍵堵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實現城鄉間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高水平互聯互通。二是疏通區域之間交通運輸關鍵堵點。建立健全區域聯通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破除骨干線網交通瓶頸,提升落后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技術質量,推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跨區域一體化發展。三是提升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之間銜接能力,健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設立專業交通運輸銜接平臺,推行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的快速換乘換裝設施設備,推進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破解信息通信網絡的“關鍵卡點”,全面優化各類市場的信息連接。首先,破解信息通信技術關鍵卡點,構筑自立自強的信息通信技術體系。促進芯片設計、制造等關鍵短板領域自主創新,補齊傳感、工控和工業軟件等短板環節。其次,統一各類市場信息標準,完善各類市場信息交互渠道。形成適用和覆蓋全部市場主體、所有信息類別、全國所有區域的信息網絡;優化統一公告公示等重要信息發布渠道,推進同類型及同目的信息認證平臺統一接口建設,促進市場信息流動和高效使用。最后,推進各類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高效聯通,打通信息通信網絡大動脈。
破除制度規則體系“關鍵斷點”,全面優化各類市場的規則連接。一是消除不同區域同類市場規則差異。貫徹落實全國統一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制度,完善全國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質量監管、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領域全國統一的規則體系,健全跨區域聯合監管執法機制。二是提升所有區域不同市場的規則銜接。不斷完善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線下市場與線上市場等各類市場間的規則銜接,推動各類市場實現功能協同和優勢互補。三是促進各類市場規則體系協同融合。推進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信息和數據共享,統籌完善不同部門、區域、行業的規則契合,促進形成規則合力和政策聯動。
協同優化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和規則連接,全面提升各類市場的連接效率。首先,協同優化各類市場的物理連接和信息連接。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各相關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交通運輸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相互銜接;完善數字化采集體系、網絡化傳輸體系以及智能化應用體系,促進交通運輸網絡與信息通信網絡融合發展。其次,促進各類市場的規則連接與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協同優化。強化政府數字化能力建設,促進市場信息系統網絡互聯互通、數據按需共享、業務高效協同、線上線下融合;提高政府對數字經濟時代交通運輸和信息通信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與治理能力,及時預警和防范各類“斷鏈”風險,廢止不能適應數字經濟時代要求的制度和規則。
形成優化市場連接方式的合力
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需要更好發揮各級政府作用,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需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釋放其創新潛能和發展活力;需要積極調動民間力量,祛除妨礙統一市場建設的“陳規陋習”,推動各類市場高效連接。
強化中央層面統籌規劃。更好發揮中央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和優化產業布局方面的頂層設計和領導作用。加快交通運輸和信息通信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協同攻關,優化交通運輸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總體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更好發揮中央政府在統一制度規則和統一政策實施方面的作用。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交易規則體系、質量標準體系和監管執法體系,全面破除妨礙各類市場高效連接的區域壁壘。
加強地方政府行為協調。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必須做到全國一盤棋,在加強中央統籌的同時,加強對地方政府行為的激勵和約束。強化地方政府開放市場、互聯互通的動力和能力。鼓勵地方政府增強協同意識,加強彼此合作,成立區域公共設施管理機構、跨區域公益性企業,統籌優化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信等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地方事權財權合理匹配,調整和優化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厘清地方政府與各類市場的邊界,弱化政府對微觀經濟領域的干預。
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涉及人、物、環境各方面,需要充分釋放各類市場主體的連接資源和發展潛力。規范和引導平臺企業市場行為,釋放其連接各類市場的強大動能,鼓勵其依法開放數據資源,打通各類“數據孤島”,實現行業信息共享,激勵其實現技術創新升級,提升市場連接范圍和效率。統一和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范和行業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強大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提升其連接各類數字化智能化交通運輸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能力。
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離不開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同和廣泛參與。普及數字技術教育,提升社會公眾參與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經濟活動的能力,增強社會公眾對現代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的接受能力;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縮小城鄉和地區之間數字鴻溝,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普及市場規則意識,提升社會公眾認同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經濟規則體系的程度。建立健全個人信用體系,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ㄗ髡呦抵袊鐣茖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ZDA014〕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以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詳細] -
數字經濟賦能新發展格局
以數字經濟壯大國內循環、協調推進“雙循環”,使其賦能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詳細] -
就業發展呈現新特點新形勢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和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之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