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民營經濟三大定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7月21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提出3點希望,其中第3點強調“凝聚共識,提振發展信心”“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了會議,會議精神的諸多要點中,也提及要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意見》旨在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民營企業家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和貢獻者,民營經濟要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將得到有效根除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注冊、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清理規范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需要各地區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要形成企業是創造財富的主體的共識,用心用情做好企業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企業進駐、關心企業成長。對待民營企業落戶的熱心與熱情要前后一致,不能“忽冷忽熱”,更不能“前熱后冷”。在民營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時,要化身為企業的“服務員”,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為企業對接業務、拓寬市場。對于故意刁難民營企業的事情要嚴肅處理,要在企業服務工作中挑選出真情實意為企業辦事的人。同時,要“建立市場準入壁壘投訴和處理回應機制”,不斷完善反饋機制。
“穩定性”“持續性”“預期性”進一步得到保障
《意見》要求“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加強直接面向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發布和解讀引導”。公正公平對待所有企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一個好的環境會吸引企業和企業家紛至沓來。在企業調研過程中,企業家表示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會影響企業對未來的預判與預期,進而影響企業行為。在涉及企業政策調整時不能簡單地“一刀切”,要設置一定的“緩沖期”,比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對目的片區的企業要進行好政策宣講,提供合理期限搬遷,甚至提供空間進行騰挪。
“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進一步得到緩解
《意見》指出:“精準制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時回應關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困難。”企業家將各種資源要素整合在一起,通過企業實現價值生產和價值增值,其中資金是關鍵要素,是企業的源頭活水,尋找融資渠道成為企業家最艱難的工作之一,尤其是一些輕資產企業或者處于高成長期的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與融資慢成為束縛其發展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合作以降低融資市場的風險,拓寬對小微企業、個體戶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通道,同時對應收賬款拖欠問題,要求“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近些年,“上海國資”“合肥國資”“深圳國資”等在這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有論者甚至不無玩笑地稱贊合肥是“一座偽裝成政府的投資銀行”,各地可以借鑒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成效將大幅躍升
《意見》指出:“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民營企業先天性的靈敏市場嗅覺是民營經濟得以發展壯大的秘訣。創新理論創始人熊彼特認為,企業家要從采用新的產品、采用新的生產方法、開辟新的銷售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尋找新的供應源與實現新的組織等五個方面進行創新。這五個方面是企業家實踐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即企業家要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領域作出最好的表達,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面對技術封鎖,鼓勵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卡脖子”領域進行技術攻關,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營科技型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我國在全球舞臺競爭的產業矩陣。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創新研究會會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詳細] -
如何在拉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剛剛與中國建交不久的洪都拉斯上月正式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拉美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由此增至22個。 [詳細] -
沈麗霞:中小企業腳踏實地向春天
經濟發展離不開信心支撐。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