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會議,就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進行研究和部署。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中心工作,防范風險是永恒主題。在我國經濟企穩回升過程中,金融應當且有能力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金融持續加大對經濟支持和服務力度。從今年前7個月情況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0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069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6.08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前7個月企業貸款利率為3.94%,同比下降0.35個百分點。無論是社會融資規模還是人民幣貸款,前7個月均實現同比多增,這表明經營主體融資需求有所恢復,融資成本繼續下降,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仍然較大。
不過,從7月份單月金融數據看,社融規模和信貸投放的部分指標低于預期。對此,一方面不應為短期的季節性變化過于擔憂,另一方面也要正視數據背后反映的問題。7月下旬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近日金融管理部門召開會議,也要求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服務力度,進一步推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向市場發出金融加大支持實體經濟的明確信號。
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更好地防范化解風險,最根本的是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加快推動經濟恢復和回升。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源頭活水,只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增加,金融支持服務的力度將不斷增強,金融風險將得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
會議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總體要求是,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傲Χ纫獕颉?,要求金融機構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克服“不愿貸”“不敢貸”“不能貸”等困境,增強逆周期服務力度,通過加大信貸投放、提升金融服務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走出困境。
“節奏要穩”,要求金融機構妥善安排信貸投放計劃及其他金融服務,保持金融支持服務的月度、季度和年度平衡,盡量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忽快忽慢等現象。
“結構要優”,要求金融機構在總量上加大服務的同時,持續優化信貸投放的結構,提升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如大力發展小微金融、科創金融、綠色金融,進一步服務好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科技型企業、綠色發展領域。
“價格要可持續”,要綜合采取降低存款利率、下調政策利率等措施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引導貸款市場規范定價和市場利率繼續下行,從而使金融機構保持向經營主體減費讓利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針對當前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應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激發有效融資需求,做好重要項目儲備,保持信貸投放的持續性,保持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等精準支持;二是加快調整房地產信貸政策,對限購、限貸、限售措施進行優化,從需求側發力激發居民住房消費,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是發揮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特點和優勢,鼓勵大中小金融機構協調發展,讓各類金融機構集中發力,使政策效用更加明顯。
8月21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10個基點,有助于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下降。金融管理部門應繼續優化政策,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提高金融機構“愿貸”“敢貸”“能貸”的意愿和能力。金融政策還應強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協同,形成并鞏固政策合力,推動社會預期持續改善,經濟復蘇動能轉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萬喆:開啟中非合作新時代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和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十周年。 [詳細] -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開好“精準反擊”藥方,鍛造一批“殺手锏”技術,徹底粉碎企圖讓中美關鍵技術“熔斷”脫鉤的圖謀。[詳細] -
奮力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華章
始終牢記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