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空間布局是產業在一定范圍內的空間分布和組合結構,合理的產業空間布局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承載。當前廣州支柱制造業區域供應鏈還待完善、傳統特色制造業水平有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不足;服務業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區,南沙、花都、增城、從化等服務發展潛力有待深挖,產業空間布局還待繼續優化。
持續完善制造業空間布局。首先,聚力完善三大支柱制造業區域產業鏈。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和優惠政策的促進作用,強鏈補鏈,建設廣州自主可控的汽車全產業鏈,完善石化、電子信息區域產業鏈,培育世界級龍頭企業。其次,提升發展六大傳統特色制造業。加強紡織服裝、箱包皮具、美妝日化、智能家電、珠寶首飾、食品飲料六大傳統制造業的時尚設計水平和消費水平,持續推進傳統特色制造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不斷促進傳統制造業數量眾多的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引導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第三,著力提升制造業數字化、服務化水平。加快制造業企業尤其是傳統特色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加快上云上平臺步伐;提升制造業服務化水平,建設引領國際水平的定制集群,打造全球定制之都。
優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空間布局。一要積極培育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持續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的創新能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三大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二要加快發展五大戰略性新興優勢產業。積極推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等五大戰略性新興優勢產業,不斷夯實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三要超前做好未來產業空間布局規劃??茖W超前規劃布局適合廣州基礎和優勢發展的量子科技、區塊鏈、太赫茲、天然氣水合物、納米科技等未來產業,培育廣州未來產業發展增長極,引領廣州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將廣州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未來產業策源地。四要為未來產業儲備發展所需的土地、裝備、人才、資金要素。提前規劃預留土地數量,超前布局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和國家科研機構,聯合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聯合設置培養專業人才,提供多種渠道資金支持,為廣州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多要素保障。
加快優化服務業空間布局。一方面,組織編制廣州服務業空間布局長期發展規劃和五年實施計劃。加快編制有關服務業空間布局的五年近期規劃及長期規劃,同時廣泛征詢各方意見,統籌全市服務業空間布局。成立相關優化服務業空間布局領導小組和咨詢委員會,為廣州市優化生產性服務業空間布局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另一方面,科學疏解主城區服務業。結合城市更新規劃制定優惠政策促使批發、物流企業和部分大型科研機構,以及部分行政、醫療、教育公共服務設施遷移至外圍城區,有計劃地疏解主城區的商貿、物流、行政、醫療、教育功能,減少主城區過于集中的傳統服務業態。加快發展南沙新區和外圍城區服務業態。前者重點提升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后者重點發展花都城區國際物流業、增城城區商貿業、從化城區溫泉總部經濟等,促進廣州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調發展。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廣州城市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本文是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共建課題《廣州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研究》的研究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我國持續擴大內需具備有利條件
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詳細] -
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