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縣斗玉村鄉村旅游見聞:高原美景出峽谷
喝犀鳥茶,賞珞巴族服飾,吃珞巴族美食,住珞巴族民居……去年,四川旅客李女士等人的斗玉村之旅很是愜意。
斗玉村位于山南市隆子縣斗玉珞巴民族鄉,也是鄉政府所在地。
在西藏,美景多藏于高山峽谷之中,斗玉村便是藏于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大美村寨。得天獨厚的環境滋養了漫山遍野的野桃樹,每年三四月間,在桃花的映襯下,這里成了花的海洋,宛如世外桃源。
除桃樹外,這里還生長著被當地人視為“神樹”的“犀鳥茶樹”。
相傳珞巴族的先祖阿布達尼突發疾病,嘗試百草無效后,請出珞巴族神鳥——犀鳥。犀鳥翱翔一圈后,停在了一棵樹上,人們摘下樹葉煮沸后,讓阿布達尼飲用,便治好了他的病。為了感謝犀鳥,當地人把這種樹命名為“犀鳥茶樹”。
發現“犀鳥茶樹”后,當地人便有了飲茶的傳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2016年,斗玉村選派人員前往同產犀鳥茶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學習茶葉加工技藝,進一步提升了犀鳥茶的品質。
作為斗玉村村委會主任,斗玉村發展的“領路人”,頓珠是首批“取經人”之一。他告訴記者:“犀鳥茶是我們世代飲用的野生茶,有養胃、清肝等功效,生長在海拔3200米到3300米的地方。”
技術成熟后,2017年,該村成立了珞隅綠色農產品合作社,主要生產、加工、銷售犀鳥茶。
在生產犀鳥茶的同時,獨特的珞巴族服飾也讓珞巴族群眾引以為榮。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珞巴服飾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頓珠說,“為了更好傳承和保護民族瑰寶,村里建起了珞巴民俗文化陳列館,辦起了玉珞文化旅游節?!?/p>
與此同時,珞巴族世代生活的民居,也是吸引游客流連忘返的重要元素。
頓珠告訴記者,2014年,國家投資3810萬元在斗玉村開展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改造民房50戶、新建民房23戶。2018年,斗玉村35戶116人納入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2019年,所有新建“小康房”完成驗收并交付使用。
如今的斗玉村,水泥路縱橫,獨具特色的“小康房”鱗次櫛比,太陽能路燈和日益完善的水、電、網等基礎設施,讓村子更具現代魅力。
“從縣城出發,開車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斗玉村。”頓珠說,“路好了,群眾出行方便了,來這兒旅游的人也多了?!?/p>
早在2018年,格桑拉姆一家便開辦起了家庭旅館?!澳菚r,家里樓上樓下共14間房,便整理了一兩間供客人住宿。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重新裝修了客房,提高了接待能力,收入比過去增加了很多。我相信,只要好好干,未來還會更好。”說起鄉村旅游,格桑拉姆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一季度阿里旅游經濟實現“開門紅” 同比增長48.03%
今年一季度,阿里地區累計接待游客14.52萬人次,同比增長48.03%;實現旅游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52.26%,旅游經濟實現“開門紅”。[詳細] -
俯瞰“仙女之淚”西藏山南普姆雍措
5月23日消息,普姆雍措被稱為“仙女之淚”,位于西藏山南市境內,湖面海拔5010米、面積292平方公里。湖邊雪山圍繞,融雪匯入到湖中,形成美麗的高原湖泊。[詳細] -
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場外氣氛熱 “藏式迎賓”、影展吸引目光
5月23日,“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會場外,活潑獨特的藏式迎賓舞蹈、展示西藏人文自然風貌的圖片,已在論壇開幕前預熱起探討西藏新發展的氛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