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每五年翻一番
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宣傳部6月6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
中國科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介紹,過去十年里,得益于科學普及的推廣,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每五年翻一番。2015年全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是6.2%,到2020年提高到了10.56%。這主要得益于科學普及的組織力不斷提高,構建了一個科學普及的組織體系,這個組織體系就是省域統籌政策和機制,市域構建資源集散中心,縣域組織落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作為陣地,以科技志愿服務為手段的基層科普組織動員體系,打造一個“六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包括品牌、平臺、機制、隊伍、改革和陣地。科普有一個品牌叫“科普中國”,“科普中國”品牌為線上線下的科普服務,全面開展了一些拓展工作,“科普中國”平臺資源總量超53TB,各類傳播渠道有715家,傳播量416億人次。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權威的科普平臺,這在疫情防控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特色的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迅速,實體科技館在2012年的時候只有118座,增長到目前有408座,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的流動科技館體系,流動科技館累計巡展4944站,科普大篷車行程里程超過5000萬公里,農村中學科技館累計建了1112所,中國數字科技館的用戶達到1500多萬,體系服務線下公眾超過8.5億人次。還聯合有關部委共同打造了一個科學辟謠平臺,動員125家國內知名機構發起成立“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合體”,發動213萬科技工作者實名注冊科技志愿者。國際合作持續深化,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已經連續舉辦了4屆,推動籌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還有“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等活動不斷深入。
對于公民科學素質城鄉區域發展差別還比較大的問題,需要我們持續推進,久久為功。一是要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作為主線,強化部委協同,全社會參與,著力營造“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良好氛圍。二是引導科普資源和服務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尤其是向西部地區傾斜。大力開展科技援疆援藏以及興邊富民行動,努力縮小地區差距。三是持續推進科普助力鄉村振興,以村兩委成員、高素質農民為抓手,帶動農民科學素質普遍提升,深化“智惠行動·百會百縣鄉村行”等,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