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
作者:簡新華(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和引導資本發展,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關系改革開放基本國策,關系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必須深化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國各類資本及其作用的認識,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揮其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
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進一步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并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必須準確理解“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筆者認為,資本既是生產要素又是生產關系。從現象上和資本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來看,資本是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從本質上和商品價值的創造來看,資本是生產關系,本身不能創造價值。我們現在提出“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資本的確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
所謂生產要素,是指社會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者說條件。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信息、數據等。以生產資料和貨幣等物質形態存在的資本,的確是市場經濟中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或者說條件,即“生產要素”。而且在市場經濟中,與其他生產要素相比,資本還具有將各種生產要素組合起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特殊功能,市場經濟就是通過資本用貨幣購買生產資料、勞動力和技術等建立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否認的實際情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同樣具有這一功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發揮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因此,承認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發揮資本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資本既是生產要素更是生產關系,兩者是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在市場經濟中,生產過程既是勞動過程又是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資本在勞動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但在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中只能轉移價值、不能創造新價值,只有勞動力才能創造價值。馬克思在《剩余價值理論》(《資本論》第四卷)第一冊中明確指出:“按照經濟學家通常的理解,資本是以貨幣和商品形式存在的積累的勞動,它像一切勞動條件(包括不花錢的自然力在內)一樣,在勞動過程中,在創造使用價值時,發揮生產性的作用,但它永遠不會成為價值的源泉。”由此可見,馬克思認為資本是“勞動條件”“發揮生產性的作用”,也就是“生產要素”。與此同時,馬克思還指出:“資本只有作為一種生產關系——從資本作為對雇傭勞動的強制力量,迫使雇傭勞動提供剩余勞動,或者促使勞動生產率去創造相對剩余價值這一點來說——才生產價值”,強調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源泉,資本“永遠不會成為價值的源泉”。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明確指出:“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體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與此同時,馬克思還提出:“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資本正是以此不自覺地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形式創造物質條件。”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也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馬克思明確說生產資料是“生產的因素”,而生產資料是資本存在的物質形式。這些論述表明,馬克思既認為資本是生產要素,又強調資本是特定的生產關系;從現象形態上看資本是物,從本質上看資本是生產關系;從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來看,在使用價值的創造中,資本是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中,資本本身不生產價值。正確認識“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關鍵在于不能把“資本是生產要素”與“資本是生產關系”完全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兩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是從不同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說明了資本的性質和作用。
承認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使我們對資本性質和作用的認識更加全面、準確、深入、科學
首先,資本不僅是生產關系范疇,而且是生產力范疇,對資本的特性、行為規律和作用的認識,應該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來分析:從生產力方面來看,生產資料是生產要素,也是資本存在的物質形式,而且“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從生產關系方面來看,資本是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其次,如前所述,對資本的特性、行為規律和作用的認識,還應該從現象和本質兩個方面來看:從現象即表現形式和作用上看,資本是物、是生產要素;從本質上看,資本是生產關系。兩者都是客觀存在。指出資本既是生產要素也是生產關系,是堅持了唯物辯證法,既看到現象又把握本質,不僅更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而且使得我們對資本性質和作用的認識更加全面、準確、深入、科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關于生產要素的作用和價值創造的理論是根本不同的。正確認識“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明辨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與西方經濟學要素價值論(即價值共創論)的本質區別: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其他包括生產資料和貨幣在內的生產要素都不能創造價值;而西方經濟學則認為包括資本在內的所有生產要素都創造商品的價值,也就是說商品價值是由所有生產要素共同創造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提出資本是生產要素并不等于認為資本本身也能創造商品價值,各種不同生產要素在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作用與商品價值由什么要素創造不是一回事,我們始終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強調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7ZDA036〕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