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綜合國力再上新臺階 經濟增長快于多數主要經濟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這意味著什么?今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指出,“綜合國力再上新臺階。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后,又躍上新的臺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康義指出,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意味著我國發展基礎更牢、發展質量更優、發展動力更為充沛,意味著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經濟增長快于多數主要經濟體。”康義介紹,二季度前期,受一些超預期因素的沖擊,國民經濟一度出現下滑,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力促經濟頂住壓力企穩回升。去年我國GDP增長3%,相比較國際主要經濟體,也是一個比較快的速度。康義指出,德國已經公布了全年經濟增速預估數,為1.9%;據IMF預測,美國、日本2022年GDP增長都不會超過2%。“在這么多超預期因素反復沖擊下,我國GDP3%的增速是一個比較快的增長速度。”
此外,我國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了1100萬的預期目標。12月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比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消費價格溫和上漲,CPI全年上漲2%。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國價格形勢保持平穩,與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高通脹形成了鮮明對比。國際收支持續改善,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比上年擴大35.4%,年末外匯儲備余額達到31277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當然,也意味著我們還要更加努力地接續奮斗,2035年的遠景目標是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目前只有1.27萬美元,要達到中期目標,還要增長翻一番多,120萬億元還只是我們前進當中的一個小臺階。”康義如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