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拿出走在前列的精氣神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光明日報通訊員 曾妮
開局多壯麗,奮進正當時。邁入新的一年,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先聲奪人”——
1月3日,廣東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謀劃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提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方向,拿出走在前列的精氣神,強化當好示范的歷史主動,探索新路徑,激發新動能,實現新突破,勃發新氣象,在高質量發展中闖出一條新路來”。
組團包機出?!皳層唵巍?,“逆向招工”確保春節生產不打烊,海外招商活動馬不停蹄,車展、購物節等大型展會接連開幕……自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來,廣東就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開啟了一系列推動經濟回暖的“大動作”,實干奮進的景象在廣東各地涌現。立足新起點,展望新征程,以闖勁兒聞名的“排頭兵”又將以怎樣的作為扛起高質量發展的大旗,令人矚目。
1.夯實制造業“家底” 挺起現代產業“脊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突出制造業當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廣東以“省市聯動、分級負責”機制,狠抓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在廣州,因湃電池、粵芯半導體三期等一批50億級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在揭陽,年產千萬噸級的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進入投料開工試生產階段;在湛江,投資百億歐元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已經投產;在珠海,一座光伏新能源產業新高地正在加速興起……
走進位于珠海市金灣區的廣東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硅片生產基地內,全自動機械臂來回運作,高速晶圓切片機運轉不停,每天可生產逾百萬張薄如蟬翼的大尺寸單晶硅片。截至2022年10月底,該企業產值超過150億元,而自主研發、技術含量最高的N型大尺寸硅片占據全球N型產品市場份額的25%?!拔覀冊附鑴莅l力,爭做‘橋頭堡’,利用自身資源及發展優勢,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駐足大灣區投資建廠?!逼髽I負責人表示,高景太陽能50GW大尺寸單晶硅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在技術、品質、規模等方面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我們爭取打造成為全球光伏單晶硅領域的標桿企業,為廣東實體經濟做大做優做強貢獻力量。”
在廣東大力建設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中,既有新能源、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后生可畏”,也有汽車、智能家電、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的“實力擔當”。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廣東具有汽車產業規模大、集聚效應強、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等方面優勢,但也存在企業綜合競爭力有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對此,廣東積極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從動力總成、底盤系統、智能網聯、車身系統、工業軟件、倉儲物流等領域筑牢產業發展六大關鍵環節,建立起安全可控的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鏈配套體系。2022年,廣東汽車產業首次實現了超萬億元營業收入,成為廣東第8個產值超萬億的產業集群。
在廣東,大力培育新動能之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沒有“落下”。技改投資,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廣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據統計,2022年1—11月,陽江、湛江、珠海、深圳市工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36%、17.1%、14.1%、12.2%。截至目前,廣東省累計推動超5.3萬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超2.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2.建設世界級灣區,推進高水平開放
2022年12月3日,LH796航班平穩降落在香港國際機場,勇于“破冰”的佛山市經貿代表團,從歐洲帶回超5億元的意向訂單。今年,廣東“貿易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之一——“粵貿全球”品牌工程將持續發力,在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國際市場舉辦展會超100場,帶動1萬家企業出海搶抓訂單。
搶抓機遇在年關,一場場招商大會接續舉辦。2022年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涉及亞馬遜、英特爾、馬士基等投資主體在內的315個項目洽談簽約,涉及意向投資總額8790億元。2022年12月21日,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的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在廣州南沙開幕,吸引了來自十幾個國家及地區的數百家世界知名企業參與。大會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
數字背后,是粵港澳大灣區優良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在名創優品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是全球范圍內最具創新實力的區域之一,這為企業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最有持久生命力的助力。矢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村田英昭則表示,廣東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和世界接軌程度高,投資環境卓越,接下將繼續在廣東進行投資活動。
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建優建強橫琴、前海、南沙等合作平臺,不斷深化軟硬聯通,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的中心,正是廣東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片區——南沙。近10年來,南沙GDP年均增速10%以上。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賦予南沙重大政策利好,越來越多國際知名企業將目光投向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南沙區共簽訂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50億元。“南沙已具備建設面向世界的高水平開放門戶的制度基礎與微觀條件。”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南沙先后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國家級重大平臺政策,發展勁頭勢如破竹。
而作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另一重要“動力源”,橫琴也不甘落后,加快布局科技產業。據了解,橫琴集成電路產業增長迅速,截至2022年11月,橫琴規模以上集成電路企業營收合計26億元,同比增長57.3%,實質開展業務企業超過40家,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橫琴對接澳門窗口、背靠南粵大地,具有構建集成電路產業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支點的獨特優勢?!睓M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聶新平表示。
3.優化發展環境,提振市場信心
作為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向來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目前,廣東市場主體已突破1600萬戶,穩居全國第一。“沒有政府無微不至的幫助和服務,就不會有企業的快速發展。”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振介紹,2021年,廣州禾信質譜產業化基地項目進入工程收尾階段,但門牌號還沒辦下來。按照正常流程,辦理門牌號至少需要1個月。關鍵時刻,廣州黃埔區迅速響應,聯絡相關項目建設服務部門,啟動了“信任審批”。一周時間,門牌號就辦下來了。
在廣州黃埔區,這并非特例,而是一項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新型審批模式。在全國首推100項智能秒批(核)事項、全國首創“上管老、下管小”全鏈條人才服務,在全省首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系列改革措施、高效專業的政府服務激發了中小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
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種好引鳳來棲的梧桐樹,讓更多的企業擼起袖子加油干,激活廣東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2022年,廣東在營商環境建設領域奪下多項“全國冠軍”。比如,在獲得電力方面,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其他地區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接電成本全國最低。針對跨境貿易,廣東也在全國率先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地市、口岸及功能全覆蓋。目前,港澳企業登記注冊已實現“灣區通辦”,已有超1萬家港澳企業通過便利途徑實現登記備案。
佛山的“守信快批”當天發證、深圳的企業注銷聯動辦理、廣州基于風險等級的差異化監管……得益于一批便利化政務服務的先進經驗,2022年市場主體對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同比提高4.35分,廣東三年連獲“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從1年看5年看10年,正如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廣東經濟之所以能持續健康發展,就是因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也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唯一出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