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婉)中央農辦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在今天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將繼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穩步增加對農民的補助補貼,筑牢社會安全底網,讓農民群眾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臺階,達到了2013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鄉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但也要看到,當前農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緩,增收動能有所減弱,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要拿出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硬措施,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吳宏耀說。
對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重點抓好穩定就業增加、經營增效提升、財產收入挖潛、轉移收入拓展四個方面。2022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41.96%,這是農民增收貢獻的大頭。“我們將強化各項穩崗紓困政策落實,提高就業技能,增加就業崗位,創造就業機會,穩定農民工就業。”吳宏耀說,“目前我們調查超過四分之三的農民工在省域內就業,超過一半在縣域內就業,要順應這種趨勢,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近就地就業創業。”
據吳宏耀介紹,家庭經營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來自農業經營收入,因此,農業農村部將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并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通過提供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實現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
同時,轉移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20.88%,是農民特別是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財產凈收入占農民收入的2.53%,也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可以挖掘,農業農村部將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