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江蘇太倉“人才號”揚帆起航 多方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強磁場”

      發布時間:2023-04-12 15: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江蘇太倉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南岸,作為全國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內河港口,這里船舶往來不息,貨運繁忙。

        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碼頭上,出生于1985年的太倉萬方碼頭門機和卸船機班副大班長褚鋒從門機學徒開始,10多年來刻苦鉆研,不斷提升門機操作技能,成為全國技術能手。今年,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

        “剛來的時候,這里企業并不多,現在太倉港橋吊林立,向智能化港口發展。”從2010年來到太倉萬方碼頭,褚鋒見證了太倉港走向欣欣向榮。自1405年起,鄭和前后7次率領大型船隊下西洋就從這里集結出發。誰也沒想到,鄭和選擇的深水良港如今已成為太倉市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

        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建設等戰略機遇,太倉從30年前撤縣建市,到“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在婁東大地書寫了“接軌上海、以港強市、對德合作”的時代答卷。

        “我們完全有信心讓各類人才都能找到有所作為的舞臺。”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表示,太倉兼具“天時”“地利”“人和”,有著獨特的區位條件、扎實的產業基礎、深厚的開放基因、宜人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選擇在太倉揚帆起航。

        栽下梧桐樹 引回“金鳳凰”

        2022年12月,我國商業航天首顆空間生命科學試驗衛星“火炬一號”成功發射,進行衛星設計研制的企業為火箭派(太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2021年9月落戶太倉的航天企業,總投資10億元。

        落戶太倉前,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瑞璟也經過多次考察。長期以來,太倉將航空航天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有“德企之鄉”之稱的太倉工業基礎完備。“公司坐落在太倉,我們就離優質的供應商更近。”他說。

        太倉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人才鏈,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加速形成“以才促產、以產聚才、產才融合”的局面。

        明朝時期鄭和經此七下西洋,而今,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將目光投向這座蘇南小城。

        45歲的馬來西亞華人科學家葉永華了解太倉是從鄭和開始的。鄭和勇于開拓的故事深深激勵著他。3年前,他從澳大利亞辭職,來到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擔任機器人學院院長。“太倉承載著鄭和揚帆起航的歷史,勇于開拓、銳意創新也是這座小城的精神內核。”他說。

        這些年來,太倉堅持把人才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著力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23.24萬人、高層次人才達2.66萬人。

        “太倉會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面對每一名創業者。”太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施敬表示。

        歸國人才是創新發展的“資源富礦”。近年來,太倉加速提升留學人員創業園等載體運營水平,布局完善中歐創客育成中心、北美離岸創新中心等平臺,不斷豐富“留創貸”等金融產品,全面打造匯聚海內外人才的綜合比較優勢。

        太倉連續舉辦14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太倉分會場,累計吸引數萬名高層次人才來太對接洽談,落戶人才項目超800個。這些年來,太倉不斷放大“創贏太倉”“科創太倉”創業大賽品牌效應,面向全球廣發“英雄帖”,促進人才、項目、產業、資本精準對接,累計吸引2000多個項目報名參賽,助力一大批青年人才扎根太倉。

        “現代田園城”成為“德企之鄉”

        1993年,來自德國的斯坦姆博士來到太倉前已考察10余座中國城市。當斯坦姆博士看到太倉瀏河塘兩岸的杉樹林,他覺得與家鄉的黑森林很像,最終選擇落戶于此,他創立的克恩-里伯斯(太倉)有限公司成為入駐太倉的第一家德企。

        落戶30年來,該公司與太倉共同成長,廠房面積從400平方米擴大至7萬平方米,年銷售額達12億元,占該公司全球年銷售額的比重超過20%,太倉的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6人增長至1000余人。

        截至目前,已有478家德企在此云集,總投資超6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600億元,其中制造業德企數量占全國近10%。德企以太倉0.24%的土地,創造了該市8%的GDP和17%的規模以上工業產值。

        如今,“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的畫卷徐徐展開。38公里長江岸線、24萬畝自然濕地、300畝市民公園……這種出門見綠、移步見景的生活不禁讓許多外國人聯想到家鄉。

        在德國,沈李耀威經常看到太倉這座城市的名字,“德國的科學家、企業家聊起中國,很多人都會提到太倉”。初來太倉時,他感受到太倉的安靜、恬淡。這里不但有久違的中國菜,還有地道的德國菜,這讓沈李耀威非常喜歡太倉的生活。

        2021年,沈李耀威選擇回國創業。他選擇太倉,是因為太倉并沒有因為他的創業公司起步規模小,就將他拒之門外。政府派專人與其對接,帶著他考察一個個地方選址,并為他減免租金。

        在德國投身環保產業多年的沈佳杰,帶著工業廢水智能蒸發處理系統的項目來到太倉。他參加了由團太倉市委舉辦的2022“鄭和杯”中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并獲三等獎。

        上下游企業是否配套、交通運輸是否便利等,都是沈佳杰考慮項目落戶地址的重要因素。而太倉為他提供了多種便利條件,各地發來的零部件、貨物能很快送達。即使他們在墨西哥的客戶也能很快收到海運過去的設備。

        一直以來,太倉緊扣人才和企業所需所盼,全面營造“共生共融”的創新生態,不斷增強“留才聚才”磁力,并做好“對德合作”文章。每年,太倉深化德國“雙元制”模式的本土化實踐,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累計輸送超1萬名工匠型人才。

        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落腳“第一站”

        1995年出生的南京小伙兒張葉飛是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太倉,他對這個城市的直觀印象是干凈、宜居。進入公司后,他發現可以直接在公司報名,由公司統一申請人才公寓。

        只遞交了簡單的個人信息,他很快便住進離公司只有15分鐘車程的人才公寓。“一室一衛,一個人住非常方便。”讓他驚訝的是,這樣舒適干凈的房間一個月只要500元。

        這些年來,太倉拿出“真金白銀”升級青年人才政策體系,制定出臺“產業創新集群人才新政”“助才十條”等一攬子人才政策,全國首創大學畢業生來太“考察補貼”,給予人才團隊最高1億元、領軍人才最高2000萬元的綜合扶持。實施人才樂居工程,努力為各類人才量身定制1萬套人才公寓,擦亮“人到太倉就有房”品牌。

        1992年出生的林多多被太倉優厚的人才服務政策吸引而來。本科就讀于同濟大學的她畢業后前往美國深造,學成歸國后選擇來到太倉創業。

        據介紹,在太倉市創業類領軍人才中,40%以上均來自上海。太倉著力讓滬上原創性成果在這里實現“從1到10”“從10到100”的最優轉化。主打“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太倉,專門出臺對滬專項引才措施,對符合轉移條件的優質滬上產業化項目,在太倉科技領軍人才資助標準基礎上,最高上浮50%,單個人才項目綜合扶持可達1000萬元,支持力度全國領先、蘇州第一。

        此外,太倉加強與滬上知名引才機構合作,積極承接上海溢出的科技人才資源,全力打造上海科創產業重要功能區,還與上海交大等8家上海高校院所共建“國家技術轉移聯盟太倉工作站”,每年簽訂的產學研合作項目超100項,注冊資本超過1億元。

        “青年人才是創新發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汪香元說,太倉始終把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作為戰略性資源,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落腳的“第一站”、職業起步的“第一桶金”、事業發展的“第一生態”,讓每一個青年人才的夢想都能在太倉變為現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柠檬福利第一导航在线| 色就色欧美综合偷拍区a|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激情亚洲的在线观看| 尾野真知子番号|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xxxx69hd老师| 欧美多人野外伦交| 全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日韩精品有码在线三上悠亚|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电影| 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 日本道v高清免费|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性asmr视频在线魅魔|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色大18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护士好爽好深好多水|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九九影视理伦片|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2020国产在线|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JLZZJLZZ全部女高潮|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 色眯眯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男女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