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托”納新:為青年學者“雪中送炭”培育科技后備力量
前不久,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以下簡稱“青托工程”)名單發布,共729位青年科研人員入選,數量相比首屆翻了兩番,托舉規模和增幅、增量均為歷屆之最。
青托工程是中國科協賦能全國學會、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機制、打造國家創新人才后備隊的人才服務項目,自2015年實施以來已持續開展八屆,累計托舉培養2800余名優秀青年人才,被譽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的“第一塊踏板”科研創造黃金期的“雪中送炭”工程。
不少院士專家認為,32歲左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正處于科研摸索期和起步期,用3年時間對他們進行穩定的資助和培養,更有利于青年科技工作者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更有利于原創性科技成果的培育,更有利于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培育后備力量。
青托工程探索出的“小同行遴選、大平臺托舉、精準化培養、多樣化發展”的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新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科協每年評選確定一批全國學會作為項目實施單位,并依托項目實施單位公開選拔一批32歲以下(女性或醫學領域可適當放寬1-2歲)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下簡稱“被托舉人”),給予連續3年穩定經費資助、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配備專業托舉導師、提供國內外高層次交流平臺等方式對被托舉人進行有效培養。
第八屆青托工程于2022年啟動實施,依托73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5家科技領軍企業進行遴選推薦。在第八屆青托工程入選者當中,699人具有博士學位,占95.9%;369人具有高級職稱,占50.6%;320余人在國內國際社團組織或期刊任職;從工作單位類型來看,來自高校人員最多,達到479人、占65.7%;從性別比例來看,男性507人、占69.5%,女性222人、占30.5%,女性入選比例相較上屆提升約5個百分點。
根據工作安排,第九屆青托工程項目申報工作已于5月中旬正式啟動,在資助對象方面進一步突出“四個面向”,以能力、素質、潛質為標準,把致力于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青年人才遴選出來,著力培養造就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力軍。中國科協青托工程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科協作為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將一如既往地為青年人才當好“伯樂”、搭好“賽道”,創造展示風采的機會,舉薦優秀青年科學家進入國際科技組織任職,厚植創新沃土,營造良好生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