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廠房變“摩天工廠” 北京大興打造世界級氫能應用“樣板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張藝 實習生 陳智敏)北京大興打造世界級氫能應用“樣板間”的努力從大興氫能示范區就能看出來。三年來,這片由“疏解整治促提升”推動孕育而生的“氫”基地,已迅速成為了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北京興創氫之泉公司黨支部書記王昆介紹,示范區于2020年9月在北京服貿會上正式揭牌,分南北兩區,依托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產業資源優勢,構建以加氫示范站、氫能交流中心、科技園區為載體,產業基金、企業聯盟、專項政策、試驗基地為支撐的“3+N”氫能產業生態體系。示范區北區建設歷時一年,于2021年11月建成投用,南區一期、二期也參照北區經驗,一年建成,于今年4月投入投用。
與其他產業園區不同的是,大廈不僅設置辦公區,還根據企業需求設置了測試車間等空間。“以南區舉例,大廈總高度45米,卻只有7層。其中首層高度達到了7.9米,除去樓板空間,剩下的樓層平均層高都在4.5米,方便企業布設工業設備。”王昆說,“‘摩天工廠’首層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二層及以上每平方米可承重500公斤,完全可以滿足企業辦公、研發以及小試的需求。”
此外,大廈內部安裝了多部大荷載貨梯,電力也已經按照科技研發標準電量進行了預留,每一層的產業空間也可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實現“共享利用”。入駐的企業,只要實現生產線智能化及部分設備輕量化等條件,都能“上樓”。大廈內科研人員乘坐電梯不用30秒,就能從辦公區直達生產測試車間。園區負責人說:“示范區的建設緩解了北京“寸土寸金”的問題。“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摩天工廠”在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的同時,還配置了相關的配套設施,園區建設高品質人才公寓,打造了餐飲街、便利店、健身房等商業業態,滿足人才的各類需求。這是北京大興區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的縮影。近年來,大興區瞄準國家制造業領航標準體系,成立北京市氫能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大興區發布氫十條2.0政策,吸引眾多氫能企業入駐,并對企業在技術攻關、生產制造、平臺搭建、應用推廣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據介紹,目前,大興區通過招大引強延鏈、補鏈、強鏈,初步形成了以央企國電投、上市企業億華通、民企美錦能源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氫能產業集群,核心產品覆蓋氫能制儲運加、燃料電池生產等各個環節,多條氫能產線陸續建成投產,產業規模累計超過50億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