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共青團全方位促高校學子實習就業
暑期是大學生實習就業黃金期。一段時間以來,團泉州市委依據“揚帆計劃”“涌泉行動”等,帶領高校學子了解泉州特色產業、發展前景和人才政策,助力青年留泉、返泉及來泉實習就業。
華東師范大學2022級出版專業碩士研究生杜薇通過福建省泉州市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進入當地洛江區信息辦實習,負責處理區級信息材料的收集審核、發布匯總等工作。通過實習,杜薇對政務信息發布特點和側重點有了基本了解。她覺得自己在崗位理論知識、具體工作業務和處理突發情況等方面得到了鍛煉,更加認識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對于新時代青年的重要意義。
今年,泉州市大學生“揚帆計劃”暑期實習共征集優質崗位兩萬多個。崗位數量增加的同時,崗位類型也豐富了許多,涵蓋行政管理、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科學研究、市場營銷、活動企劃、理財規劃、新聞采編、景觀設計、社工服務等。
今年6月,團泉州市委聯合泉州市委組織部、網信辦、教育局、財政局等19個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泉州市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的通知》,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建立有效協助機制,延續實施了對符合條件實習單位給予每名實習生每月1000元補助的措施。該計劃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實習發現優秀青年人才,待其畢業后及時錄用。
王海濤是福州大學2022屆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通過“揚帆計劃”,他于2022年進入泉州湖南大學工業設計與機器智能創新研究院實習,負責機器視覺工程工作。在實習過程中,王海濤虛心學習,并在多個重要項目中依靠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了實習單位的認可和留用邀請。
2021年,合肥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劉雅璐通過“揚帆計劃”在泉州市惠安縣螺城鎮人民政府實習,從事文明創建等工作。實習期間,劉雅璐經常和同事一起深入社區、學校等基層一線開展工作,得到單位同事和轄區群眾的一致認可,并獲評“揚帆之星”。劉雅璐說,參加“揚帆計劃”的實習經歷讓她積累了社會工作經驗,提升了實踐能力,堅定了回鄉就業的信念。目前她已入職惠安縣一所中學,成為一名英語教師。
“涌泉揚帆”2023年泉州市優秀大學生實踐營活動組織了近百名全國各地優秀實習生代表參觀泉州晉江經驗館、5G智慧產業園,以及南威、安踏等知名企業。實習生們還走訪了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梧林古村落等地,了解閩南歷史,體驗具有閩南特色的茶、香、藤鐵、南音和木偶戲文化等。
“泉州是一座因改革開放而巨變的濱海城市,這里的人愛拼搏,好客真誠,我很幸運能夠來到泉州實習。”今年暑期在晉江市工信局實習的北京大學研究生陳昱說。此次實習經歷讓他得到了專業上的鍛煉,深入感受了泉州的歷史文化和改革發展。從“象牙塔”走向社會“大舞臺”,他覺得泉州之行收獲滿滿。
據統計,像這樣的實踐研學活動,團泉州市委及全市各級團組織今年共舉辦了60多場,旨在讓廣大高校學子提升社會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加深對泉州的了解認同。
此外,團泉州市委還利用直播帶崗,加大挖掘實習崗位力度,增加就業崗位供給,推進大學生實習和畢業生就業緊密結合。
在7月13日和26日舉辦的兩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直播帶崗專場活動中,泉州文旅集團、泉州交發集團、福建恒安集團、福建陸地港集團、閩發鋁業、數字云谷等多家在泉知名企業推出優質就業崗位和實習崗位300多個。帶崗主播線上介紹崗位需求、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解答直播間內學生實時提出的各類問題,讓大家了解企業現狀和崗位情況;專業人士針對就業創業政策、求職技巧、簡歷制作等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和分享。據統計,兩場直播活動在線觀看近萬人次,線上互動8萬多次,多名高校學生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團泉州市委副書記傅漪介紹,泉州各級團組織前期走訪了多家意向企業,廣泛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同時面向高校畢業生開展調研采集,準確掌握大學生就業的多元化需求,實現供需雙方訴求精準對接。直播帶崗活動也是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解決用人單位和高校學子在線下招聘中遇到的時間和場地限制等問題,實現企業和大學生無阻礙交流溝通。
團泉州市委書記徐悅表示,泉州共青團未來將進一步通過適合當代年輕人特點和需求的新途徑、新方式,更好促進青年學子留泉、返泉及來泉實習就業。
通訊員 吳君凡 陳為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宏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