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3.1%
海關把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重點工作,狠抓落實推進,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監管模式,提升與共建國家和地區海關的機制化合作水平,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蔡巖紅
近日,深圳海關所屬大鵬海關關員對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口LNG運輸船接卸作業開展監管。深圳海關通過預報船期、預約通關、預先擬定登臨方案等便利化措施,實現“一航線一預案,一船一計劃”,做到“即來即檢”“邊卸邊檢”,全力保障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能源進口。
海關處在對外開放的前沿,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海關把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重點工作,狠抓落實推進,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監管模式,提升與共建國家和地區海關的機制化合作水平,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經貿關系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持續活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說。十年來,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由2013年的6.46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3.76萬億元,累計增長了1.1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14.3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1%,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達到了46.5%。
助中歐班列暢行“一帶一路”
伴著一聲汽笛轟鳴,一列滿載空調、微波爐、顯示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近日在黃埔海關所屬增城海關的監管下,從廣州增城西站緩緩開出,駛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哈薩克斯坦。如今,這已是增城西站的常態。
2013年11月,廣東省第一列中歐班列在黃埔海關所屬東莞海關監管下從東莞石龍始發,開啟了廣東省國際班列的嶄新篇章。10年來,黃埔海關積極構筑國際班列高效便捷通關環境,對優質企業提供“一對一”定制化班列服務,推動申報、接單審核、查驗放行高效銜接,保障家電班列、精品班列持續穩定發運。同時,主動探索改革創新,大力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模式,班列平均運行時間縮短1天至2天,為企業節省轉關申報、調箱、場地等多項費用。極大暢通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通道,推動了高品質的“廣東制造”走出國門。
為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運能擴容,上海近日新增兩列國際貨運班列。10月9日,“中歐班列-上海號”慕尼黑專列從鐵路閔行貨運站首發。自2021年“中歐班列-上海號”運行以來,已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三大主要線路全覆蓋。
為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上海海關發布29條措施。其中明確,支持“中歐班列-上海號”增開、拓展線路,指導經營單位開展場地建設。上海車站海關加強海關、場站、企業三方協同作業,與駐場單位實施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查驗措施,壓縮貨物通關時長;密切與班列進出境地海關協調配合,及時解決企業在班列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障貨物通關、轉運、裝車全流程作業順暢。
10月8日,“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首發,進一步豐富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產品的進出口模式。為保障首列“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行,上海海關所屬洋山海關暢通滬滇海關溝通渠道,梳理評估監管場所、通關模式、監管流程等;指導企業采用全國通關一體化方式申報,對艙單、貨物申報等提前開展單證預審,提升通關效率。
十年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從2013年的80列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1.6萬列,目前已通達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
強化“走出去”企業食品安全
呼倫貝爾海乳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一批貨值約440萬元的乳粉近日通過海拉爾海關出口前申報監管,取得電子底賬后發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尼日利亞。這是滿洲里海關所屬海拉爾海關轄區乳粉企業時隔15年后再次實現出口。
“我們接到海外訂單時,真是又喜又急。如果出口成功,企業效益將有新的增長點。但因客戶要求出貨時間較急,我們對外貿政策不了解,不知從何下手。”該公司經理王帆說。
海拉爾海關得知企業困境后,第一時間上門服務,“手把手”指導企業新成立的子公司通過“互聯網+海關”平臺,快速完成進出口收發貨人備案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幫助企業提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該批貨物及時高效出口。
為助力當地特色乳粉產品走向世界,海拉爾海關以“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為抓手,同時抽調業務專家,成立專項工作組,研究制定幫扶措施,先后3次到企業開展出口食品業務指導,指定專人收集講解出口國和國內乳粉行業相關標準,指導企業完善實驗室檢驗項目和標簽標識,有效幫助企業強化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提升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海關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共同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十年來,中國已與17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海關檢驗檢疫合作關系,簽署了農產品食品準入類國際合作文件近400份;食品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食品貿易額達7863.1億元,較2013年增長135.3%。
跨境電商發展潛力持續釋放
如今,“絲路電商”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一大亮點,“一帶一路”市場成為跨境電商看好的新增點。
“現在我們的貨物可以直接從新安港到外高橋,通過跨境電商B2B貿易方式出口,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出口業務量顯著增長。近期收到不少來自菲律賓等采購商的訂單。”無錫新大中薄板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振宇說。
“東南亞地區華人很多,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產品更具認同感。”無錫易跨境孵化器有限公司CMO、網虹城集團副總裁曹琳非常看好“一帶一路”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的發展潛力。
跨境電商發展速度快、市場潛力大、帶動作用強,今年無錫機場口岸跨境電商業務量呈現爆發增長態勢,1月至8月無錫海關駐機場辦事處監管跨境電商“9610”業務超50萬票,貨值11748.8萬元,規模同比大幅增長。
無錫海關依托前期建設的“智慧快件”部分線體功能,實現了待查驗的跨境電商包裹智能分揀,自動流轉至查驗臺,過機圖像和申報信息一并集成在電腦屏幕上,有效提升查驗針對性和通關效率,確保“通得快”且“管得住”。同時,持續優化口岸通道設施,實行倒班制配合企業訂單節奏,形成穩定高效的通關預期,提升無錫空港競爭力比較優勢,搭建蘇品錫貨走向全球市場更便利快捷的通道,真正讓企業在家門口“發貨”。
AEO助企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近日,在天津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制一批出口醫用末梢采血筆,這批訂單將在一周后發往東南亞,用于當地醫療衛生機構使用。
該公司是一家集醫療器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公司研發生產的末梢采血器械、胰島素筆配套用針等注射穿刺類醫療器械產品,產品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AEO就像一張綠色通行證,給客戶帶來了信任感。今年9月份我們公司獲得AEO資質后,已經接到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數十份訂單,預計今年的銷售額要遠超去年。”該公司關務負責人張宇佳欣喜地說。
AEO,即經認證的經營者。各國(地區)海關通過開展AEO互認,相互認可對方國家(地區)的AEO企業資質,并提供通關便利措施,從而提升雙邊貿易的安全與便利水平。
今年以來,天津海關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以企業信用培育為抓手,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貿易往來的進出口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同時,組織認證專家對有意向的企業進行“精準把脈”,將實地“一對一”輔導與遠程答疑相結合,及時征集匯總企業在申請AEO認證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助力更多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目前,天津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達337家。
據悉,目前中國海關已經與歐盟、新加坡、塞爾維亞等26個經濟體52個國家(地區)簽署了AEO互認協議,其中與3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AEO互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