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協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本報北京1月3日電 記者陳晨日前從農業農村部獲悉,2023年,東西部協作省份圍繞年度幫扶協議目標任務,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3年11月底,東部8個省市向西部10個省區市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31.9億元,縣均投入5187萬元,動員社會力量捐助款物28.5億元,協作雙方互派黨政掛職干部3045人、專業技術人才2.5萬人。
在協作雙方共同努力下,東西部協作取得新進展。產業合作方面,東部8個省市與西部10個省區市共建產業園區741個,新增引導2510家企業投資1268億元,采購、幫助銷售西部地區農產品943.8億元。北京攜手內蒙古推進“兩個基地”建設,打造活豬、活牛、活羊儲備基地,實施風、光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建立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廣東攜手廣西、貴州共建“一縣一園”,組建產業聯盟,共建產業園區215個,開展“雙百”行動,引導1078家企業投資436.5億元。浙江與四川共建100個產業園區,落地企業426家。
勞務協作方面,東部8個省市幫助西部10個省區市73.1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47.8萬人。廣東省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鄉村工匠”四項工程,幫助廣西、貴州40.7萬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浙江與四川攜手實施“藍鷹工程”,11個地市40所中高職院校與四川對口地區中高職院校探索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推動校企合作辦班,幫助四川農村家庭學生在東部就業。山東與甘肅在“魯甘人力”勞務協作整體品牌框架下,組建魯甘“工匠聯盟”,開發蘭州拉面師、臨夏磚雕、東鄉繡娘等特色職業培訓項目,累計培訓約4萬人次,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人才幫扶方面,北京依托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集團式”教育幫扶。上海推動30多家三級醫院以“組團+接力”方式結對幫扶云南30多家縣級醫院,幫助建設提升一批重點、特色專科,強化醫療人才培養。山東持續協調安排重慶村黨組織書記到山東綜合實力較強的村(社區)開展1至3個月掛職鍛煉,為重慶培養基層鄉村振興干部。
動員社會參與方面,東部8個省市動員社會力量向西部10個省區市捐贈幫扶資金21.2億元,動員5760家企業、1561個社會組織結對幫扶西部地區7452個村。上海探索財政援助資金撬動社會幫扶政策措施,對上海社會組織和企業投向對口地區的公益項目給予資助,實施一批“小而美”的幫扶項目。天津動員全市900余家企業捐資2110.33萬元建設“防返貧資金池”,營造全社會參與協作幫扶的良好氛圍。
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東部地區積極推廣本地鄉村振興經驗,幫助西部地區做好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1155個。浙江將“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鄉村治理新體系引入四川,通過結對共建,組建黨建聯盟,提供基層治理經驗。天津實施“百村振興計劃”,選派優秀農村黨務工作者到甘肅擔任村黨組織副書記,助力甘肅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