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選擇權交還給用戶
把選擇權交還給用戶
□ 本報記者 蒲曉磊
近日,微信就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的行業現象發布了整改結果。結果顯示,經過長時間探索整改,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已經下降95%,并新增了掃碼點餐的強制關注的專門投訴入口,如果消費者吃飯的時候遇到違規行為,可以點擊投訴。
伴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浪潮,“數字生活”逐漸成為主流生活方式。近年來,掃碼點餐的做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用戶關注商家公眾號方便再來享用美食,商家也能借此更好地留存客戶。然而,這種雙贏的做法,卻逐漸被“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的做法所取代。
顯然,商家這一損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做法,不僅給用戶帶來了不小的困擾,還有可能違反了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也就是說,消費者擁有自主選擇權,有權根據自己的需求、意向和興趣,自主選擇自己滿意的商品或服務。在掃碼點餐時,商家要求強制關注公眾號的行為,沒有給消費者自主選擇的權利,而是將點餐和關注公眾號捆綁在一起,侵犯了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不僅如此,強制掃碼點餐還有可能對消費者個人信息造成威脅。消費者在掃碼之后,不少商家會借此獲取消費者的手機號,并強制開通本店會員,這一行為有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之嫌。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五條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個人信息。顯然,商家通過強制掃碼點餐來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這一做法明顯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屬于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禁止的“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行為。
不可否認,掃碼點餐具有方便快捷等優勢,但這一行為的開展必須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為此,一方面,商家應嚴格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嚴格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相關平臺也應主動采取措施,嚴格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管,承擔起應盡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要依法采取有力措施,積極作為,嚴格執法,督促餐飲企業守法經營,嚴厲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促進行業健康有序、規范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