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直播“首秀”空氣變糧食
中新網天津5月25日電 (石蘊玉)日前,2022年公眾科學日主題活動——合成生物“尋寶途”在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舉辦。活動直播“首秀”二氧化碳“變”淀粉的實驗過程,向公眾演示了人工合成淀粉的11步關鍵步驟,大家紛紛表示“二氧化碳變淀粉,實在太神奇了!”本次直播活動累計共超過51.2萬人次觀看。
直播過程中,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蔡韜就“淀粉這么常見,為何還要費時費力合成?”、“‘空氣變糧食’是如何做到的?”、“這項技術是不是可以解決糧食危機和溫室效應的難題?”等等公眾所關心的種種問題,進行了答疑解惑,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人工合成淀粉的創新之處及重要意義。
據了解,目前淀粉主要由玉米等農作物通過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產,淀粉合成與積累涉及約60步代謝反應以及復雜的生理調控,該所從頭設計了11步主反應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與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徑。不久前,研究所科學家國際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從頭全合成,對于我國糧食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所長馬延和表示,雖然現在還是處于實驗室階段,未來還有更多的科學挑戰,但一旦工業實現,它會對我們的糧食安全到二氧化碳的利用,到我們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重大的支撐作用。
本次活動還向公眾展示了“甜而不胖”稀少糖、微生物蛋白質等看似科幻實則已成為現實的“高科技”美食,讓公眾在“玩”與“趣”中了解科普知識、體驗新型技術創新成果,助力提升公眾科學素質,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