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創新河湖長機制 守護碧波青綠
中新網安徽蚌埠6月10日電 (成展鵬)安徽省蚌埠市河湖長制工作日前在該省2021年度目標考核中,總分位居全省第一,已受到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激勵并對外公示。
蚌埠地處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譽稱“珠城”。境內河湖眾多,共有15條河流、9個湖泊,點多面廣戰線長,河湖管護任務繁重。
蚌埠市近年來強抓落實,創新整改機制、綜合施策、常態化長效管護,形成了一套“蚌埠治河湖”經驗樣板。
2021年以來,蚌埠市河湖長共開展巡河巡湖11.92萬次,發現、解決河湖問題1906個。
據蚌埠市水利局負責人介紹,該市推行多領域協同聯動機制,深化“河湖長+檢察長+警長”機制,2021年以來下發檢察建議書167份,開展檢察、公安等聯合執法25次。其中,蚌埠市固鎮縣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被水利部向全國推廣,蚌埠市懷遠縣河湖管護做法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
針對“難點”,2021年以來,蚌埠市開展淮河打擊非法采砂“藍盾行動”“河湖美”專項檢察行動等34次,拆除非法采砂船只9艘,拆除非法養殖點、違章建筑等1200余處;針對“堵點”,蚌埠市投入1805萬元開展清障工作,拆除河湖內生活船只2066條,清理違章建筑1萬多平方米。
此外,該市啟動實施集提高防洪能力、改善兩岸交通、修復淮河生態、提升人居環境為一體的“靚淮河”工程,該市固鎮縣利用專項債對全縣124條大中小溝和張家湖等進行綜合治理。
蚌埠市水利局負責人表示,常態長效抓管護使得蚌埠市境內河湖常態青綠。蚌埠市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固鎮縣通過招投標,選擇專業保潔隊伍,實現境內河湖常態化保潔全覆蓋。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溝塘,推動河湖管護向農村小微水體延伸。常態監督“社會化”,通過市長熱線、文明城市創建熱線、河湖管護熱線和新媒問政小程序等,及時受理、轉辦、解決群眾舉報的河湖問題。
在宣傳守護河湖方面,根據蚌埠市三汊河濕地保護真人真事創作了微電影《水生》,獲第三屆“守護美麗河湖”全國短視頻公益大賽第一名。
據悉,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報,對2021年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擴大內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199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30項激勵支持措施。2022年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的地方,在安排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時適當傾斜,給予每個市2000萬元、每個縣(市、區)1000萬元激勵,用于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