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正式啟動
中新社武漢9月19日電 (馬芙蓉 鄧曉君)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19日啟動。本次考察是繼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科學考察,也是長江實施全面禁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種系統調查。
長江江豚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長江特有淡水鯨豚類動物,是評估長江生態系統狀況的重要指示物種。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其種群數量約1012頭,狀況極度瀕危。
本次科考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組織,長江中下游6省(市)漁業主管部門、有關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考察覆蓋有長江江豚分布的長江中下游干流、鄱陽湖、洞庭湖以及部分支流汊江水域,由120余名考察隊員、20余艘漁政船艇同步實施。
據介紹,本次科考將全面掌握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分布和棲息地環境現狀,整體評估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結構及變化趨勢,分析長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護措施效果,為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長江江豚保護方案提供依據,對長江江豚乃至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江段自古便是長江江豚重要棲息地之一。自長江十年禁漁以來,湖北江段屢次出現江豚身影。2020年至今,武漢城區江段出現20余次,近210頭次。在宜昌城區江段,更有一群江豚常年定居在此。在漢江潛江段,近30多年來也首次發現江豚身影。
記者19日從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湖北省啟動儀式上獲悉,湖北共有十余艘船只、近百人投入本次科考,科考范圍為長江干流宜昌至江西湖口、漢江興隆壩下江段以及部分支流、夾江、沙洲,首次將漢江納入科考范圍。科考除采用常規目視、被動聲學方式外,還將采用自動影像輔助系統、水環境采樣等手段開展采樣,便于更準確考察江豚種群分布情況及棲息環境情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