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興 福建寧德推進“海上寧德”建設
中新網寧德11月15日電 (林榕生 趙純真)15日,福建寧德市2022年第三次協商民主季談會召開,圍繞“發展游艇產業,助力‘海上寧德’建設”議題開展協商。寧德市政協主席蘭斯琦表示,游艇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在該市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優越的基礎條件,具備成為下一個“金娃娃”的潛質。
海,是寧德的優勢所在、發展潛力所在。寧德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046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是福建省乃至中國重要的海水養殖區域,約60萬人從事海上養殖、捕撈和加工銷售,漁業已成為沿海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游艇產業作為中國的新興產業,被業界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的巨大商機”。去年以來,寧德市將濱海旅游作為全市文旅經濟的主攻方向,并統籌考慮游艇產業及旅游配套項目規劃布局、線路策劃、業態選育、產品開發、宣傳推廣等工作,予以研究推動。
寧德市副市長包江蘇表示,寧德深水岸線資源豐富,船舶修造業基礎扎實,具備發展游艇產業的優越條件,游艇產業可能是未來寧德市船舶修造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支點。
據官方介紹,寧德市目前有2家船艇生產企業,2021年合計產值2600多萬元,產業尚未形成集群。但隨著寧德市濱海旅游發展,游艇產業的培育更加迫切。
業界人士認為,發展游艇產業不僅有助于將寧德市豐富的岸線、海島資源串連成線,實現海島、海岸帶、海洋“點線面”綜合開發,促進海洋旅游向更高品質轉型,還將為海洋養殖、海工裝備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帶來更大發展空間。
經過多次前往沿海縣(市、區)調研和廈門市學習考察,寧德市政協專題調研組指出,寧德發展游艇產業具有區域優勢和現實可行性:游艇產業與灣區經濟高度契合、與海洋經濟相輔相成,且寧德市制造業與游艇適配度高,奠定游艇制造業發展的良好基礎;游艇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寧德海洋旅游資源豐富獨特,為游艇旅游提供了廣闊前景。
寧德市政協副主席陳美鶯表示,寧德市游艇產業尚處于萌芽階段,應以發展游艇旅游業為先手,逐步帶動游艇俱樂部、游艇維修保養、新能源游艇制造等上下產業鏈。
《調研報告》稱,爭取到2035年,游艇成為寧德海洋旅游的一張重要名片,擁有一批全國知名的游艇旅游產品,成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游艇旅游消費目的地;“寧德制造”新能源游艇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形成游艇業“三產帶二產促一產”的全鏈條發展格局,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帶動上下游就業30萬人以上。
緊抓機遇,加快游艇旅游向游艇經濟轉變。寧德市政協常委、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林苑建議,寧德市應充分挖掘產業優勢,利用現有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產業配套,做配套轉型,為寧德制造業再增新引擎,促進游艇旅游向游艇經濟轉變,爭取將寧德游艇經濟打造為游艇產業集群。
寧德福安市,是福建省四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國民間最大的船舶修造交易市場,現有船舶修造企業31家,年修造船能力達到200萬噸,具備游艇制造的獨特資源條件、生產能力和產業基礎。
福安市政協副主席陳枝棠建議,培育福安游艇制造基地,全鏈條推進寧德游艇產業發展,助推“海上寧德”建設。
地處福建東北部的寧德市,近年來發展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并成長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經濟總量從全省第8位晉升至第5位,一舉跨入中國百強城市行列。
蘭斯琦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搭好協商平臺,組織開展民主監督和調研協商,為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大共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