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生物醫藥發展顯韌性,創新指數同比增長4.81%
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謝夢圓 郁玫)15日,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張江生命健康國際創新峰會召開,正式發布了2022張江生物醫藥創新指數。據悉,2022張江生物醫藥創新指數總得分為117.33分,較去年提升了5.38分,同比增速4.81%。2022年,張江生物醫藥投資數量全國占比為8.21%(截至2022年10月),逆勢而上展現出了創新生態下產業發展的強勁韌性。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石謙在會上發布并解讀了2022張江生物醫藥創新指數,“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不確定性加劇的國際形勢以及新冠疫情的沖擊形成了行業發展分水嶺。”
2021年張江生物醫藥的投融資量占全國的比例是7.07%,2022年的4月,這個數值下降到了3.03%的歷史低點,到2022年10月份快速反彈,全年累計張江生物醫藥的融資數占全國的比例達到了8.21%。
張江生物醫藥發展如何應對產業之變、行業之變、環境之變?石謙認為張江生物醫藥韌性發展的底氣可以用三個國際創新網絡的構建來刻畫。
第一個是張江全球創新的人才網絡。調查發現,在張江4000多名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領域科學家中,科研水平排名全球前1%的超過5%,排名全球前10%的超過了35%,這4000多名科學家中,有60%科學家具備海外留學或者工作的經歷,小于35歲的科學家達到了20%,介于35至45歲的達到了51%,全球化、前沿化、年輕化是張江生物醫藥人才最鮮明的標簽。
第二個是張江全球創新的合作網絡,在科研合作的學術成果上,2018年到2021年,張江各類創新主體與全球120個合作國家、7600多家合作機構共完成了36000多篇國際科技論文。合作最緊密的國家是美國、德國和日本,占所有合作國家的比例接近50%。
第三個是張江全球創新的交易網絡。在國際循環上,2015到2022年,張江累計實現2000多億跨境licence交易(授權合作)。國內循環上,2015年至今,全國共實現282項licence交易,張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白云在會上表示,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優勢顯著,是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生態最優良、人才最集聚、創新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